
近期,A股市场整体处于震荡。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指出,市场风险偏好较低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经济增长和政策的不确定性、海外金融市场及汇率的波动以及人民币汇率的贬值压力。在这些负面冲击影响中,有一些因素已经出现缓解,比如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央行已经明确出手干预,从准备金率提升到逆周期因子启动;有一些因素属长期化,市场对其博弈复杂性的认知及调整更充分;有一些因素在持续承压,比如宏观经济增长。
该基金分析称,市场的修复是一个缓慢过程。当前A股上市公司中报已经全部发布,整体盈利增速表现依旧稳健,但结构上,增长韧性主要来自于周期板块的支撑,中小创板块呈现显著回落,说明中国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转换依然有较长的路要走,仅凭供给侧改革和环保限产等供给因素来支撑的周期盈利增长并未给予市场后续盈利增长更多信心。虽然国内货币财政政策已经改善,但从政策发力到见效仍然需要时间。综合来看,当前的市场已经进入底部区域,不必过度悲观,但要对市场基本面和情绪的修复长期性有清晰地判断和认知。
宝盈基金分析认为,近期市场可见的主要变化,来自于盈利端的下行和金融数据悲观预期带来的风险偏好转弱。在此情境下,建议维持低风险偏好和低收益预期,在宏观经济持续走弱、微观企业盈利受到冲击的时间段内维持适当低的仓位水平;同时淡化指数影响,自下而上寻找不受外部不确定性影响同时估值处于历史低分位的公司和行业;保持谨慎操作,持续关注未来有可能受益于国内政策调整的行业方向,如基建、科技、制造业等领域。
长信基金表示,从政策角度看,近期一系列利好政策陆续推出,可见对整体经济走势已做好提前应对,无论是传统基建还是新兴科技领域,都将继续拉动经济由稳中向好态势发展。此外,监管政策也较此前有所缓和,市场有望企稳回升。在投资机会上,未来将继续挖掘业绩超预期,在回调中被错杀的优质品种。继续看好科技、医药、金融等板块的中长期投资机会。
01、医药投资逻辑的三元进化论
作为上半年的强势板块,医药企业不负众望,交出了靓丽的“中考”成绩,整体保持较快增长。伴随中报向好及政策利好不断,多家机构投资者对医药行业未来走势持乐观态度。天弘基金也坚定看好医药板块的中长期投资前景,认为因个体事件产生的短期波动,并不影响医药行业的整体投资逻辑。随着改革的深入,行业准入门槛提高、监管趋严,一场广泛的供给侧改革正在行业内部展开,企业的优胜劣汰加速进行,优质公司仍然具备较大的上升空间,仍维持医药板块结构性行情为主的判断。此外,医药行业特有的“带量采购”政策将驱动行业格局发生变化,从原先的二元投资体系变为三元投资体系。
天弘基金认为,就半年报而言,医药行业的表现比其他行业好,业绩非常稳健。因个体事件产生的短期波动,多数是情绪问题而不是行业基本面的问题。投资医药行业的长期逻辑是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疾病谱”的变迁,这个逻辑在未来5年、10年甚至20年都不会改变。
从估值角度分析了医药板块当前的投资价值,医药板块近期调整已经大幅消化了估值压力,最新估值水平在27倍左右,相对于历史最高的34倍来说,是一个中等偏下的估值,当前配置医药行业的性价比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