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A股持续调整。8月2日股市再遭重挫——当天创业板指数盘中一度跌破1500点,上证综指失守2800点,深成指创2014年11月以来新低。特别是近期市场上“黑天鹅”乱飞,不少个股出现闪崩,令投资者措手不及,无所适从。
在A股出现结构性调整过程中,投资者如何远离“黑天鹅”风险?
实际上,近年来市场监管及投资逻辑、市场风格的变化,决定了A股今后多年大概率都将是结构性行情。在这种结构性行情中,以往的投资逻辑将会颠覆,投资者需要坚持价值投资而远离过度投机。
未来A股市场的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进程还会加速,将让题材垃圾股、无业绩无核心技术的中小市值股逐渐边缘化,甚至沦为少人问津的“白菜股”、“仙股”。在这种大的投资趋势面前,如果还是坚持过去炒小、炒新、炒差、炒壳、炒重组的扭曲投资逻辑,投资将会异常艰难,并不断遭遇各种“黑天鹅”风险。
从A股估值方面来看,在此前4次阶段性低点时,市场整体市盈率分别为18.6倍、12倍、12倍、17.7倍,市净率分别为2.5倍、1.5倍、1.5倍、1.9倍。而此前上证指数在到达2691点的年内低点时,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为15倍和1.6倍。有券商据此得出结论,A股目前估值处于底部区域。
我们姑且不论市场目前是否处于底部,但通过市场估值、指数高低来决定抄底或者判断行情的传统方式已经面临考验,因为A股结构性行情的特点决定了个股不会再呈现过去那种齐涨共跌的情况。
当市场处于调整状态时,原来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会逐渐显露出来,若隐若现的“灰犀牛”、黑天鹅风险会看得更清楚。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需要精心选择投资标的,才能远离黑天鹅风险。
首先是要远离治理不规范的公司。
长生生物(现ST长生)这只近期市场最大的黑天鹅,其突出特点就是销售费用过多。2017年营业收入15.53亿元,研发投入仅1.22亿元。那么,长生生物把钱都花在哪里了呢?
其中的大头是销售费用,达到5.82亿元,是研发投入的4.77倍。其实,重销售轻研发也是A股医药公司的通病。292家A股上市医药公司中,86%的公司销售费用超过其研发费用。医药行业盛产广告“金主”,一批广告“神药”近期引发关注。
其次是远离过度股权质押的公司。
虽然市场总体风险可控,但A股过度股权质押的风险仍然不可掉以轻心。A股中有3349只股票存在质押情况,其中质押比例超过50%的公司有128家,有9家公司质押比例更是超过70%。
根据7月份的统计,A股共有619家公司接近质押预警线,跌破预警线公司共564家。由于质押比例较大个股的质押规模也相对较大,在平仓抛售的风险下,可能形成较强的负反馈效应,会促使股价急剧下行。
再次是远离负债过多、债务风险大的公司。
近期的永泰能源信用债违约事件,让债券市场再度风声鹤唳。2018年以来,神雾环保、富贵鸟、ST中安和凯迪生态等多家民营上市公司债券出现违约,民营上市公司的信用风险问题受到市场关注。
发生信用违约的民营企业可以说自身都存在一些问题:有的本身财务杠杆过高,对外投资风格过于激进;有的债务结构不合理;有的没有管理好企业的债务期限,出现了债券、债务集中到期的现象;还有一些则是企业规范运作出现了问题。
最后是远离不务正业、玩弄资本运作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