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沪深A股市场震荡走高,周K线结束七连阴。截至上周五收盘,上证综指收报2831.18点,一周累计上涨3.06%;深证成指收报9326.97点,一周累计上涨4.66%;创业板指收报1618.46点,一周累计上涨5.01%。
行业板块表现方面,上周所有一级行业都呈现上涨态势,休闲服务、医药生物、电子、建筑材料、化工等板块涨幅居前。
申万宏源:
7月中下旬是预期修复的时间窗口,反弹行情可期。结构方面,价值股和周期股可能只是超跌反弹,行情更有持续性的方向是三四季度相对业绩趋势占优的成长板块。
国金证券:
反弹空间将收窄,建议投资者在控制仓位前提下耐心静待转机。行业配置主推低估值的大金融板块,消费升级主线有望贯穿全年,医药、食品饮料、休闲服务等板块将受益。
广发证券:
由于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目前A股市场处于构建中期底部区域阶段,反弹行情难以一蹴而就。建议逢低配置医药、旅游、食品饮料等领域的消费龙头,挖掘计算机、航天航空装备、传媒等细分行业成长品种。
华创证券:
市场情绪修复以及资金面边际改善使得本轮反弹行情有一定的持续性,是下半年难得的操作窗口。非常看好医药生物、计算机等行业,推荐食品饮料、国防军工、电子、化工等领域个股。
中金公司:
短期市场不排除继续震荡,但综合股息率、市场估值、投资者情绪、股份回购、资金流向等指标显示,对中期市场可转向乐观,当前位置市场机会大于风险。
浙商证券:
目前市场处于震荡反弹过程中,但短期仍将出现反复,TMT和高端制造等成长领域是未来重点配置方向。
中银国际
反弹空间有多大 反弹之后买什么
见底之后的三个月内市场平均反弹幅度为17%
2000年以来A股市场共出现四次大的底部区域,分别是2005年6月6日的998.23点、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2013年6月25日的1849.65点,以及2016年1月27日的2638.30点。统计这四个底部区域形成后的市场走势可以发现,在底部区域形成后的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内,各大指数都存在一些内在规律。
底部区域形成后的一个月内:市场平均涨幅为4.4%,中小创弹性更大。在之前四次底部区域形成之后的一个月内,各大指数平均涨幅分别为-1.0%、9.6%、8.0%、1.1%,市场平均涨幅为4.4%。从市场内部结构来看,大多数时候中小创弹性更强,个股反弹幅度更大一些。
底部区域形成后的两个月内:市场平均涨幅为10.2%,同样是中小创个股反弹幅度更大。在之前四次底部区域形成之后的两个月内,各大指数反弹区间在8%到13%之间,平均涨幅分别为7.7%、11.6%、12.5%、9.1%,市场平均涨幅为10.2%。从市场内部结构来看,同样是中小创个股反弹幅度更大。
底部区域形成后的三个月内:市场平均涨幅为17%,中小创市场弹性依然略高。在之前四次底部区域形成之后的三个月内,所有指数都出现了明显反弹,反弹区间在9%到24%之间,平均涨幅分别为14.2%、23.8%、21.2%、8.6%,市场平均涨幅为17%。从市场内部结构来看,中小创市场弹性依然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