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操作策略:重点关注消费+科技两条主线。中国坚定走向补短板、产业升级、科技制造是确定性方向。之前我曾预测本轮调整月线第二浪调整在第21周重要时间窗口结束,但是突发的利空是我们谁也无法提前预知的,只能说是一个底部区域。当然,大盘破位之后是需要反复振荡整理一段时间,调整结束后将迎来月线第三大浪,我们取2638~3587点的上升浪,画出黄金分割线0.236位置: (3587-2638*0.236+2638大约在2865点附近应该就是月线第二浪回调的最低点位。之前,上证指数第一大浪上涨了900多点,而月线第三大浪上攻的目标应该是多少呢?
宏信证券:率先企稳的往往是反弹主力军
目前市场的回调既有基本面转弱、流动性中性的预期因素,同时还有信用风险暴露加剧,贸易摩擦升级等担忧情绪对市场的冲击。另外市场本身的风险暴露、股市供需变化导致的资金面紧张,制度变革的不确定性等也加重了市场担忧和恐慌情绪。以上因素的综合效应将导致市场短期仍处弱势震荡和风险抵御阶段,市场正在逐步形成一致的悲观预期。
反映在二级市场上,风险也在加速释放。不过,也要看到积极的因素也在积累,市场的底部或许已经不远。目前市场的估值已经处于相对低位,降低了市场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过度悲观的流动性环境可能存在转机。金融防风险和政策监管阶段性高点或许已过,债务违约预期继续恶化的可能性小。贸易摩擦的长期化预期形成,美联储年内加息频次已经提升至最高。无论从市场换手率、创新低股票等市场特征,还是情绪对信息的反应来看均表明市场可能离底部不远。
目前市场处于对风险极度厌恶阶段,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的容忍度低,应该尽量规避具有明显瑕疵的个股,尤其是股票质押率较高、债务率较高、现金流连续大额为负的个股。而低估值、基本面稳定、经营稳健、现金流维持较好的领域仍是关注重点。
从历史经验来看,在市场大幅回落的进程中率先企稳的行业往往是市场反弹的主力军。结合目前政策、市场环境、基本面、估值、流动性等因素,我们认为目前以估值和稳健性为主的领域是重点。建议关注具有估值优势的金融、房地产、钢铁、采掘、石油石化、公用事业、交通运输、航空、电力、公用事业等领域以及性价比仍高的食品饮料、家电、医药等大消费领域。
中银国际证券:目前估值已是历史底部
当前,A股市场估值与四次底部一致,但业绩增速高于四次底部水平。结束悲观,乐观看待未来。市场的底部是怎么形成的?是情绪底、流动性底,还是政策底?我们说,情绪是多变的,流动性是可以改变的,政策是能调整的,唯有价值永恒。在所有的底部中,估值底是最重要的底。而在市场底部形成中,价值投资者是基石。
从估值来看,在2005年6月6日998点、2008年10月28日1664点、2013年6月25日1849点以及2016年1月27日2638点的市场底部,A股市盈率中位数分别为20.9倍、16.5倍、27.8倍、44.7倍,均值为27.5倍。当前A股市盈率中位数30.8倍,接近历次底部均值。如果考虑到深交所公司占比上升,目前估值中位数已经是历史底部水平。
此外,全部A股高增长股票占比高于历史底部。2005年6月、2008年10月、2013年6月、2016年1月的市场底部时,业绩增速20%以上的高增长股票占比分别是37%、47%、38%、39%,均值是40%,目前全部A股高增长股票占比是44%。即便考虑小盘股占比上升的影响,目前高增长股票占比也是历史底部水平之上。
从市场总体估值水平、低估值股票占比、市场总体业绩增速、高增长股票占比等几个指标来看,目前A股的估值都是历史底部水平。近期,市场因为情绪的因素而大幅波动,悲观的投资者认为A股前景较差。我们说,情绪是多变的,价值是永恒的,估值底是最重要的底。当前,A股估值已经是历史底部水平,投资者可以乐观看待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