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从监管的角度看,对于退市股一直没有将门关死,重新上市是可能的。上交所近日表示:“公司终止上市后,如果满足重新上市条件,可以向上交所提出重新上市申请。”条件主要包括:一是退市满12个月,二是满足交易所对公司股本总额、股东分布等其他一般条件的要求。
那退市股再上市的概率到底有多大呢?截至目前,因时间成本、资金成本等问题,在中国资本市场因业绩不达标或者欺诈等因素退市的个股中,尚没有成功重回A股的,但并不意味着退市股彻底死心。例如,2014年因连续亏损而退市的“央企退市第一股”长航油运,如今正在谋划重新回归A股。数据显示,长航油运退市时股价报收0.83元/股,截至2018年5月31日,股价报收4.31元/股,股价累计上涨423%。
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随着退市制度配套建设的完善,暂停上市或退市的公司将来恢复上市的难度会越来越大。今时不同往日,股民切莫盲目跟风、侥幸参赌。
退市节奏的骤然加速,使得退市概念股不断承压。数据显示,从5月22日*ST吉恩和*ST昆机被退市,到5月31日7个交易日,在46只正常交易的*ST股票中,仅*ST三维和*ST椰岛累计股价实现正增长,分别上涨4.6%和14.6%。其余44只个股全部下挫,其中*ST天马、*ST天业、*ST中绒等跌幅居前。
其中,*ST众和、*ST建峰、*ST海润、*ST上普、*ST钒钛5只个股目前处于暂停上市状态。此外,今年以来39只个股被实施ST,其中*ST工新、*ST富控、*ST华信、*ST天马因年报被给出了无法表示意见或否定意见的“非标”审计报告而被实施ST;*ST狮头、*ST夏华、*ST新能等因最近两年审计净利润为负值而被实施ST;*ST油服和*ST宜化则因最近两年连续亏损而被实施ST。
根据交易所规定,沪市和深市主板、中小板上市公司股票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公司出现包括披露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亏损、净资产为负值、营收低于1000万元、财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或者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公司在两个月内仍未披露应披露的年度报告或者中期报告等多种情形之中的一种时,股票将会被交易所暂停上市。
而股票暂停上市后,以上交所为例,如果出现“公司披露的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存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或者被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等四种情形之一”,上交所将决定终止其股票上市。
综合来看,2018年加速化的退市行动或许只是开始,在未来退市常态化的状态下,投资者在投资上又该如何避开业绩风险“地雷”?
刘启认为,资本市场壳价值依然存在,但越来越小。究其原因,一是对借壳上市管理愈加严苛,如创业板不允许借壳;二是经济下行传统行业盈利下滑,壳资源增多;三是市场容量变大之后,整体估值水平出现下移。
此外,并非每家经营不善的上市公司都要走退市这一条路,重组仍然是一条出路。他建议投资者通过以下方式避免“踩雷”:分散投资,如果金额太小可以考虑投资公募基金;二是分析上市公司基本面,看看公司主营是否清晰、收入来源是否异常集中、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率、股东结构等。“如果不幸命中,建议直接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