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经济特区到最大自贸区,海南正站在历史新起点上。4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布,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随后在4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列出了设立国际能源、航运、碳排放权等交易场所,重点发展旅游、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等一系列任务清单,明确到2025年,海南将初步建立自由贸易港制度,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出境就医人数或减少
医疗创新成为海南自贸港的产业新风口。《指导意见》提出,要全面落实完善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政策,鼓励医疗新技术、新装备、新药品的研发应用,制定支持境外患者到先行区诊疗的便利化政策。
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此次国家在海南医疗方面的一系列举措,同时推动了该地区旅游业和医疗产业的发展。医疗旅游符合自由贸易港的核心,未来我国出境看病的病人率会得到减少,病人在海南地区就能享受到新药和新装备的利好。还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新药和医疗器械等只能在海南地区使用,上述措施对国内大的医疗市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这是时隔一周后,海南在医疗健康方面释放出的又一红利。4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在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暂停实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的决定》,明确对先行区内医疗机构临床急需且在我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由海南实施进口批准,在指定医疗机构使用。
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副秘书长、医疗器械分会秘书长陈红彦此前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将海南进口医疗设备审批权下放不管是对海南的医疗旅游事业还是国内整体医疗器械行业来说都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对于海南而言可以通过旅游+医疗的方式支持海南试点发展国际医疗旅游相关产业,从而吸引留住游客。对于国内医疗器械来说,科技具有导向性,国外先进的医疗设备能够快速进入国内,可以推动国内企业的创新研发。
全域旅游新利好
随着全域旅游的开展,海南旅游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指导意见》指出,实施离岛免税购物政策,提高免税购物限额;支持海南开通跨国邮轮旅游航线,支持三亚等邮轮港口开展公海游航线试点;放宽游艇旅游管制,有序推进西沙旅游资源开发;允许旅游酒店经许可接收国家批准落地的境外电视频道;探索从空间规划、土地供给、资源利用等方面支持旅游项目建设。此外,《指导意见》还提出,将推进海口机场改扩建工程,开展三亚新机场、儋州机场、东方/五指山机场前期工作,加密海南直达全球主要客源地的国际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