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边是独角兽企业IPO走绿色通道,一边是新三板企业撤材料现小高潮,企业融资面临“二选一”抉择。近期IPO在审企业近3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亿元的消息不胫而走,使得新三板拟转板企业打起退堂鼓。在审核从严环境下,不少圈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新三板企业去留不应该跟风,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新三板依然具备苗圃功能。新三板企业里有一些“小而美”的企业通过挂牌新三板这个新兴资本平台,从而孵化出新一批独角兽。
IPO门槛抬高撤回潮再起 新三板去留不应跟风
近日屡屡传来关于IPO的重磅消息,先是证监会明确提出“IPO被否三年内不得借壳”,后又传出监管层要求IPO在审企业,近3年净利润合计不低于1亿元。传闻虽尚未获证实,但终止IPO潮似乎已经出现了。比如在新三板,3月份以来就有9家企业宣布撤回IPO申请,还有多家企业终止了IPO辅导。
而有关三年合计净利润要求不低于1个亿的传闻,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中就包括众多新三板拟IPO企业。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IPO在审的新三板企业中有超过40家企业不满足这一要求,面临二选一的局面。
目前,已经有企业做出了撤材料的决定。深圳一家新三板企业IPO项目被抽中的中型券商投行部人士对记者表示:“我们被抽中就是三年利润不足1亿这个要求不满足,是周一接到的通知。原本我们还打算博一下现场核查,但领导最后决定还是撤材料。”
对于市场更大的影响在于IPO后备队,根据联讯证券统计,超过480家新三板企业处于IPO辅导阶段。
新三板文学社社长布娜新对记者表示,新三板企业去留不应该跟风,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新三板依然具备苗圃功能,满足融资需求,“在三板挂牌企业不应就外部环境变化改变初衷。目前A股市场欢迎独角兽上市,证明二级市场高估值。”布娜新还表示,另有部分新三板企业选择香港、海外市场,如果考虑“预备板”功能新三板更容易被本土投资人理解,更好孵化独角兽企业。
此前,在今年2月底,华图教育股东大会上,华图教育股东曾透露从新三板摘牌正是为了方便转道香港上市。在近日和投资者的沟通会上,中科招商也抛出了赴港股上市的计划。
另外,目前不知道新三板企业去香港上市是否也会遇到一些新三板专属问题,因此如果选择去港股的话,摘牌是一劳永逸的选择。摘牌企业中,除了A股,香港和美国资本市场是摘牌企业主要考虑地。一些公司在自身条件达不要求无法在A股上市,且大发审委设立后以IPO过会率一路走低。
业绩才是王道 在新三板练内功再转板
3月23日上午,科技部在 “2017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发布会上,公布了164家独角兽企业,其中7家新三板企业入围,包括3家挂牌企业、3家已摘牌企业和1家拟挂牌企业。另外榜单中3家已摘牌的新三板企业团贷网、驴妈妈、酒仙网,分别估值15亿美元、12.6亿美元和10亿美元。
这部分独角兽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有超强的融资能力,其中,神州优车(838006)融资了142亿,亚锦科技(830806)融资了51亿。
独角兽企业也受到知名投资人青睐,红杉、高瓴、云峰等投资大咖都现身其中。红杉投资了合全药业(832159);高瓴投资了合全药业、君实生物(833330);云峰、云岭投资了神州优车。另外,君实生物获上市公司乐普医疗(300003)(300003)战略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