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些独角兽企业近两年也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上半年,20多家企业中,除了君实生物、神州优车、恒大淘宝3家企业亏损外,其余全部盈利。其中,华强方特、安克创新、英雄互娱、华图教育、成大生物、圣泉集团、合全药业、贝特瑞、亚锦科技、汇量科技和颖泰生物11家企业2017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均超过亿元。
布娜新认为,新三板作为培养独角兽企业的土壤依旧,“相比企业在各市场间来回,留在新三板练好内功则规范性、时间成本等低得多。”布娜新表示,企业挂牌新三板同样会受到市场关注,海外市场融资成本不见得比新三板低,海外市场的流动性也仅限于头部公司,继续在新三板练好内功才是王道。
“小而美”企业孵化下一批独角兽
根据安信新三板研究团队数据,截至2月底,业绩超过1000万元、增速大于20%的新三板企业共有192家,从行业分布看,信息技术、互联网、文化传媒类等新经济领域企业占比较多,且这几类企业净利润多超过3000万元。
其中计算机软件设备销售商中建信息2017年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同比增长约35%。互联网广告服务企业哇棒传媒归母净利润超过5000万元,同比增长约25%。游戏开发企业力港网实现净利润1.62亿元,同比增长近70%。
南山投资创始人周运南认为,新三板企业里有一些“小而美”的企业,他们是具备持续高成长性的新经济行业中细分行业的小龙头,通过挂牌新三板这个新兴资本舞台并利用资本的力量先从1亿人民币以下估值经过3至5年的努力成长为10亿人民币的小独角兽,再通过2至3年的努力成长为10亿美元的真正独角兽。
值得注意的是,在终止审查的企业中,来自新三板的企业达14家,经营业绩下滑是大多数新三板企业选择“撤退”的主因。由于IPO上会审核的进一步严格,IPO过会率持续处在较低的水平,这让不少排队的企业及保荐机构面临巨大的压力。截至3月15日,今年已有48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查,仅2月下旬后迄今就有26家企业,占到今年终止审查企业家数的五成多。
集邮策略遭遇的变化意味着新三板市场投资逻辑正在悄然改变,目前的局面下,原有预备板的考量已经不适用,市场仍需找到新逻辑。
部分市场人士认为,面对拟IPO企业回流的情形,进一步推进市场改革,尤其是再分层变得十分必要,而这种改变的潜台词是希望新三板市场能够借此机会走向独立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