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果表示,由于独角兽的到来,市场增加了对二级市场可比公司的关注,甚至发现可以从新经济方向去估值;但也有非常多的伪成长股、或绩差股,甚至是垃圾股,随着优质成长股的供给增加而愈发丧失投资价值。即使在没有独角兽的时代,IPO加速或者注册制推进,对这些公司也都是负面的。
换句话说,随着新兴独角兽企业登台,伪龙头会被市场加速淘汰。
张可兴向记者表示,现在独角兽企业回归A股影响会非常大。因为A股很多细分龙头,特别在互联网领域都称不上是真正龙头,或者是排名比较靠后的龙头。如果海外龙头回归,现有排名靠后的企业估值长期来看只会折价;相反,优秀企业回归会有溢价。
“如果中国市场一直本着这种开放的态度吸引更多优秀企业上市的话,我认为只有越来越优秀的企业才会有溢价,否则长期只能折价。”张可兴表示。相反,如果仅仅依靠稀缺性或者概念等支撑的企业,将会面临加速淘汰。
考验监管智慧
回到当前现状,独角兽企业上市路径本身不乏风险。
以独立IPO为例,本轮虽然富士康IPO获“极速”受理,但业内预计,在严审核的背景下,不见得快审理就是宽审理。
迈瑞医疗作为医疗器械龙头,就于2月13日份终止IPO。据消息人士透露,主要是因为并购引起的商誉过高而撤回材料,不过预计公司很快将重新报创业板IPO。
另外,市场传言监管对CDR(中国存托凭证)研究,对海外经济体提供快速上市途径。目前尚未获正式确认。
张可兴表示,借壳上市面临政策变动风险比较大。按照国际惯例和国家发展思路,CDR是靠谱的,不会影响公司现有架构,投资方也希望能用这种方式解决股权问题。不过,也有分析师指出,当前CDR制度的推出仍还面临人民币目前无法自由兑换、存托关系法律依据、定价、管辖区法律适用等问题,考验监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