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市场新闻 >> 正文
IPO审核年内通过率不足4成 全年IPO数量减少概率大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8-1-29 9:26:24 点击数:
分享到:

上周IPO申请审核“12过3”的结果,再次让市场感受到了“严监管”的威力,甚至被业界称为IPO审核正遭遇史上最寒冷的“严冬”。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2018年,IPO审核继续保持从严态势,这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在这种情况之下,今年IPO数量减少将会是大概率事件。

今年以来IPO审核通过率仅为36.6%

1月23日,7家上会,1家获得通过;1月24日,5家上会,1家获得通过;1月26日,5家上会,1家获得通过。

这是过去的一周,IPO申请审核的结果。如果把时间拉长,今年以来,截至1月28日,发审委审核的41家公司IPO申请,15家获得通过,23家被否,3家暂缓表决,通过率(不包括取消审核的公司)仅为36.6%。

与此同时,今年以来,还有4家公司被取消审核,分别是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中孚泰文化建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 股份有限公司、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江苏金太阳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会前一天申请撤回申报材料而被取消审核,另外三家均是因为尚有相关事项 需要进一步核查而被取消审核。

res07_attpic_brief.jpg

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教授刘俊海看来,发审委更审慎,执行高标准严要求对未来的IPO制度改革有破冰的意义,同时体现了对投资者的高度负责。意味着上市公司和券商以及其他中介机构要做足功课,企业足够优秀才能够过会。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新股发行对于股票市场而言是“源头活水”。在缩减审核周期的同时,也需要严格控制首发企业的整体质量,让更多符合发 行条件的优质企业上市,这样既能提高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又能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认为,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的严审态势,能够有效防止问题公司上市。让符合条件的新股上市,切实贯彻落实资本市场支持实体经济的方针,也能更好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2017年10月,新一届发审委成立;10月17日,发审委“开工”,当天审核了5家公司的IPO申请,其中,4家获得通过,1家被否。

2017年10月31日,新一届发审委履职仅半个月,就首次“发威”。在当天审核的6家企业中,只有2家过会。在随后的11月7日,上会的6家企业仅1家过会。11月29日,当日上会的3家企业竟然全部被否,在A股IPO审核史上首次出现“单日零通过率”的现象。

据统计,在新一届发审委开工以来的15周时间里,共审核了127家(包括二次上会)公司的首发申请,其中,67家获得通过,56家被否,4家暂缓表决。另外,还有6家公司被取消审核。

发审委的严格审核,让越来越多的排队企业知难而退。数据显示,2017年,共有146家企业终止审查。其中,70家终止审查的时间为新一届发审委成立之后。而进入2018年,目前已经有9家企业终止审查。

净利润指标已不再是“护身符”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