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4G时代各运营商各自为政给出4G标准的局面,3GPP提前制定推广5G标准:必须要提高速率和降低时延,包括5G网络用户体验传输速率至少需符合100Mbps(12.5M/s)下载速度、50Mbps(6.25M/s)上传速度,网路延迟时间不得超过4毫秒,并且在时速500公里的高速列车上也能维持稳定网络连接。5G时代的网速基础就此奠定。各大公司纷纷在此基础上添砖加瓦,爱立信的5G测试结果是每秒达到5Gbps,华为则提出要达到10Gbps。媒体报道的5G网络峰值,一秒能够下载一部1G的电影也是基于这样的预想,实际感受网速能够达到多少,还要看后续运营商的商业化情况。
通信速度主要受限的因素之一是电磁波的频率,频率越高,速度越快。在4G阶段,中国运营商电磁波的频率主要集中在2GHz-3GHz。而5G阶段,目前国际上的公司采用28GHz进行商业测试。但另一方面,由于频率的增加,电磁波的波长就越短,在实际中就是要覆盖同一片区域的信号,5G要比4G增加大量的基站,意味着更大的基础设施投入,可以说,5G的商业化,信号覆盖的成本是最大问题。
同时,室内的信号覆盖也需要增加更多的室内基站。张至伟表示:“5G的挑战在于室内这一块,即使是1:1供站,5G可能也进不来,这是巨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