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伊始,次新股小幅回暖,次新股上涨的背后,是否有业绩支撑值得关注。统计显示,434只2017年上市的新股中,有155只发布全年业绩预告,业绩预喜个股占比超过八成,其中,有23只次新股预告全年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上限同比增长超50%。分析认为,经过去年的调整,次新股已经出现了不少估值合理的公司,绩优次新股的表现值得期待。
次新股股价回暖
2017年12月6日开始,次新股指数开始小幅回暖,截至2018年1月2日涨幅达12.29%。开年第一个交易日,次新股指数上涨1.1%。多只个股表现亮眼,如去年10月份上市的华森制药,近6个交易日持续走强,涨幅达32.40%,1月2日再度收获涨停板;贵州燃气自去年12月13日起开始强势反弹,连续13个交易日上涨,截至昨日收盘,累计涨幅高达148.92%;去年4月份上市的坤彩科技,自12月20日拉出一根长阳线后,股价也经历一波小反弹,至今股价涨幅达15.64%。
联讯证券表示,从时间纵向比较,尽管次新股估值溢价仍在,但在IPO数量增多的情况下,估值溢价已有递减的趋势。这种趋势在2018年IPO继续维持常态化的情况下将会延续。而2017年上市的新股,在有业绩支撑的情况下,部分新股当前估值在所属板块内已具备优势。此外,2017年次新股盈利增速明显强于老股的增速,其中创业板上市的次新股,利润增速是自2014年恢复IPO以来最高的一年,预计在业绩的支撑下,这批股票在2018年会有相对良好的超额收益表现。
分析认为,按照目前发审核准IPO的速度,市场对IPO的敏感性下降,关注重心更多集中在上市公司本身的质地上。IPO严审之下,质地不佳和透明度不高的公司将很难上市;相反,能够上市的公司身上没有硬伤和漏洞,或将具有更高的稀缺性,建议投资者挖掘真正具备持续成长性的个股。
23只次新股年报预增超50%
随着2017年年报即将拉开序幕,是否有业绩支撑值得投资者关注。统计显示,434只2017年上市的新股中,有155只发布全年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喜(略增、预增、续增和续盈)个股占比超83.89%。
《投资快报》记者通过统计显示,业绩预喜次新股中,有23只个股预告全年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上限同比增长超50%,9只个股预计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超100%。如合盛硅业,公司在10月27日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称,预计2017年将实现营业收入62.34亿元至65.6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 36.25%至 43.42%,同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2.04亿元至12.67亿元,同比增长111.65%至 122.79%。
除此以外,聚灿光电、药石科技、丰元股份和吉宏股份的年报预增幅度也较高,以预增下限来看,分别预计全年实现净利润1.13亿元、0.64亿元、0.38亿元和0.67亿元,预增幅度分别达到85.62%、77.21%、67.28%和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