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从严治党,确保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担当和顽强的意志品质,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弊端,从制定和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破题,解决了新形势下作风建设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进而推动了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了党风、政风、社会风气好转。
有信念,就不怕山高;有旗帜,就无惧路远。新起点,新征程,新时代。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深入总结党领导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和新鲜经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再接再厉,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不断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走好三步棋,纵横专业干部队伍主战场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需要注重培养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建设出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作风优良、奋发有为的专业化执政骨干队伍。
干部队伍是党的执政骨干,专业干部队伍则是每个岗位的必要配备,是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核心力量。近年来,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但面对新形式、新要求,仍然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有的干部所学非所用,所任职务与所学专业“风马牛不相及”,难以一展所长;有的岗位专业要求高、发展空间大,却因为“瞎指挥”“乱操作”迟迟难以做出大成绩、谋取大发展。要想纵横于现有的专业化队伍建设主战场,我们必须坚决走好三步棋。
马字冲锋,赢在起跑掌大局。“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要建设专业干部队伍,必须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从源头抓起,注重“德”“才”兼备,把专业能力作为干部队伍选拨的一项重要内容,关注岗位对专业化能力的特殊要求,把队伍成员专业匹配度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队伍调配之前要分析研判队伍“缺什么、急什么、补齐什么”,干部提拔任用要甄别“学过什么、干过什么、干成什么”,通过优化组合,形成合理的能力结构。创新量才使用机制,坚持以事择人,注重发挥干部专长,“会什么用什么”,做到能力素质与岗位要求相适应、专业特点与干部队伍功能相协调。
兵炮上阵,短兵相接促提升。首先,注重教育培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针对性的开展各类精准化的理论及业务培训,增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信心和能力,强化专业知识培训,提升业务能力素质,帮助干部克服“知识恐慌”“专业恐慌”。其次,突出实践锻炼。“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干部的成长,学习教育是基础,实践历练是关键。要抓好实践锻炼这个“生动课堂”,坚持实践导向和专业导向的同时,实行一对一教育模式,形成以老带幼、以教促学的良好氛围,不断积累实践经验、增长业务能力、提高能力素质。
守将护营,健全机制保长效。“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建立干部专业化激励机制。关注岗位对专业化能力的特殊要求,为专业能力强、工作实绩好的干部提供必要的引导和保障,使他们拥有提升学习的主动性,并牢固树立全面学习、终身学习、学习就是责任的理念。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注重把专业过硬的干部用起来,提高专业能力在考核中的占比,通过考核结果的有效运用,倒逼干部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化能力,从而形成重视专业化能力的良好氛围。
党员干部要学习十九大精神遵守各项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