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指出,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就要加强干部八小时外监督。有些党员干部随便交友、滥交友,把朋友关系视为酒肉关系、金钱关系和权力寻租关系,让关系风、市井气充斥了正常交往。这种所谓的“友谊”没有牢固的基础可言,在发生矛盾的时候,在遇到危难之际,很快就会发生裂痕,顷刻间土崩瓦解,甚至招灾引祸。
古语有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也;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为避免被“腌臜之物”染臭、引“祸”上身,党员干部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交友观,择善而交,净化自己的“社交圈”,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的交友思想和行为。
邓小平同志曾说,朋友要交,但心中要有数。“数”,就是指要交友要把握一定的原则。在交友问题上,党员干部除了要有非常冷静的头脑、善识良莠的“慧眼”、严格自律的作风,还要严格按照“四多交”、“四不交”原则,慎重交友。
“四多交”是指多交光明磊落、作风正派的良友,多交学识渊博、阅历丰富的益友,多交正直善良、乐观向上的善友,多交立场坚定、敢于直言的诤友。交到这样的四种朋友可以在品德上相互砥砺,学问上相互切磋,事业上相互支持、共同进步,是党员干部交友的明智选择。“四不交”是指:心术不端、包藏祸心的损友坚决不交;游手好闲、贪图享乐的庸友坚决不交; 溜须拍马、以权谋私的索友坚决不交;来路不正、违法乱纪的害友坚决不交。交到这样的四种朋友,可能会损人害己,最后坠入腐败的深渊,这是党员干部交友的大忌,党员干部万万不可结交这四种朋友。
把党章挺在执纪监督最前沿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要靠党章党规党纪。党的十九大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对党章进行修改。就一般老百姓而言,只要不偷、不抢,踏踏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不做违法的事就行了。但是对一个党员来说,做到这些远远不够,不违法是普通公民的底线,而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职责的公民。入了党,就意味着多尽一份责任与义务,就要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党员干部面临着物质、金钱等诸多考验,首先必须做到不违规违纪,只有严格遵守党章,才能确保不违法。纵观许多贪腐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腐败官员在违法之前,早就违规违纪了。因此,不违法是每一个公民的做人底线,不违纪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底线,党章严于国家法律。
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章必须严于国家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特色、最本质特征就是党的领导。依法治国、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只有把党建设好,国家才能治理好。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决定的。党是肩负神圣使命的政治组织,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职责的公民,必须接受更加严格的纪律约束。只有以更严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和约束党员干部,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
党章必须严于国家法律,就要坚持党要管党,在党为党,从严治党。只有以更严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和约束党员干部,我们党才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员的最大功能是“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只有当党纪比国法的要求更高时才能实现,这也是我党革命与建设事业成功的法宝之一,也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根本要求。现实生活中,少数党员干部把自己等同于普通群众,党员意识淡薄,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淡化,只顾个人利益,与民争利,与老板比阔,比来比去自己心态就不平衡了,思想就松懈了,党性修养失去了。没有了党性修养就会迷失方向、违规违纪,最终一步步走向犯罪的深渊。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每一个党员必须时刻警醒自己,时刻对照党章反省自己,严于律己,严格遵守党章,才能永葆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