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网络热点 >> 正文
[十九大]学习十九大心得体会及精神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7-11-24 15:34:30 点击数:
分享到:

质量,是个与发展息息相关的话题。近年来,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显著增强,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个宏伟目标更进一步。但良好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新发展理念的引导。

众所周知,为了更科学、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5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纲举目张,领导各行各业大力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一系列“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鲜明举措下,将一切与我国发展不相适应、与人民期盼不相协调的“负面因素”,全面革除。尽管增速放缓,部分行业承受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阵痛”,但换来的却是提质增效、产能升级的优越前景。

当然,要做到发展的“高质量”,仅看经济领域尚且不够。中国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发展,必须在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程中,狠抓统筹兼顾、全面协调,确保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齐同并进、稳步提升,实现最大程度、最高水平、最全覆盖的“高质量”。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展才能更加平衡、更加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之间的主要矛盾才能得到有效缓和、深度化解。

由此可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路径之中,质量提升是尤为重要的环节之一,我们要追求更加均衡、更加包容、更加普惠的经济社会发展。其实,怎样实现高水平的小康?能否建成高质量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有充分的实践基础、强大的人民支撑,最有发言权。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着眼当下、谋划未来,始终将防范风险、消除贫困、保护环境这些与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作为工作重心,保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主动寻求经济增速、结构优化、产业转型、质效并举等方面大有可为的着力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现思想,坚持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不论从事哪个领域、哪个行业,都要立足群众的诉求和期盼,杜绝盲目投入、粗放浪费,更不能动机偏向、侵害民利,让经济与生态并举、民主与法治同行、文化与民心共振、社会与人全面发展。

追求“高质量”不是空洞的口号,也绝非虚无的幻想,而是要我们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实实在在地用努力、实践、创新来提升。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前景才能更具活力、生产生活才能更为便捷、发展势头才能更加强劲,真正叫响“中国质量”这个金字招牌。

十九大“新思想”开启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最根本的体现,就是对党的理论的创新;最突出的标志,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也必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八个明确”的鲜活内容、“十四个坚持”的具体方略,在新的伟大斗争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有力彰显了我们党的伟大创造力。在这一思想体系中,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深刻变化的重大判断,与当年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判断具有同样的划时代意义;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个15年”的总体设计,与上世纪“三步走”战略部署一样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可以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继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