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机构观点 >> 正文
一增一降一重组 央企半年报呈现三大亮点
作者:jincvip 更新时间:2017-7-12 8:43:20 点击数:
分享到:

00301327564_a9991111.jpg

在经济转型关键时期,央企盈利增长再次显露中流砥柱角色。7月11日,国资委召开2017年上半年央企经济运行情况发布会,上半年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已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实现净利润5353.2亿元,同比增长18.6%。此外,央企去产能、降低企业杠杆率等方面均有重大进展。

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表示,在业绩增长背后更应看到,央企主业利润贡献进一步提高,并且很大一部分来自潜在生产能力的释放,央企重组、联合合作等更是增强协同效应的重要方式。

盈利增长18.6% 资本助力创新

沈莹表示,上半年,央企生产经营稳中有升,收入、利润均创新高,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上半年,央企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2.5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已经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累计实现利润总额7218亿元,同比增长15.8%,净利润5353.2亿元,同比增长18.6%。今年以来,央企各月效益均保持两位数增长,6月当月实现利润1596.7亿元,为单月利润历史最好水平。102家中央企业中,有99家企业盈利,48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10%,29家企业效益增幅超过了20%。

“央企中有一大批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对效益增长发挥了很好的拉动作用。”沈莹表示,重型装备制造业上半年投资同比增长12.9%、订单同比增长46%,医药、军工、电子等制造业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培育新动能上,密集成立的“国字头”基金将技术与资本有效结合。据介绍,5月16日,由航天科技所属航天投资发起的中央企业国创投资引导基金正式成立,总规模达1500亿元,首期募资1139亿元。中央企业国开创新投资基金也将于近期成立。目前,中央企业各类股权投资基金蓬勃发展,目前已超过200支,中央企业创新发展基金架构初步确立。

在去产能方面,上半年央企累计化解钢铁过剩产能595万吨,已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化解煤炭过剩产能659万吨,重组煤炭产能1300万吨。中央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总体完成进度已超过50%。

12家央企签债转股框架协议

在央企降杠杆方面,沈莹表示,国资委上半年推动央企进行债转股,目前已有12家央企和银行签订了债转股框架协议,中国宝武、中国一重等央企的债转股工作已经取得积极成效,优化了资本结构。

据了解,国资委对央企债务风险控制有制度安排,进行负债率与负债规模双管控,每年对负债率超过一定水平、有风险隐患的央企要纳入考核,对于纳入范围的企业投资规模要严格控制,在资金使用、薪酬、管理费用等方面都要大幅压缩。

沈莹表示,近年来,国资委在央企降杠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例如,推动企业资本市场融资,上半年,央企IPO、配股等方式融资1000多亿元,国资委也支持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推动企业通过存量盘活筹集发展资金;还有就是推动债转股,国资委按照《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的要求,指导央企开展市场化债转股,目前已有12家央企和银行签订了债转股框架协议。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