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改革各项措施的扎实推进和逐步落地,央企的财务结构会不断改善,风险应对能力会不断增强,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也会不断提高。”沈莹说道。
重组关注效益增长
对于下半年央企是否会有重组高峰的问题,沈莹表示:“当前形势下,重组整合是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一个重要举措,在推进过程中,央企重组整合主要看效益能否达到1+1>2。”
从近几年央企集团之间的合并重组情况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强强联合,即两个企业在同行业规模相当、也都比较大的情况下,通过重组合并,减少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节约运营成本,比较典型的就是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的重组合并,还有武钢和宝钢,南车和北车。从效果来看,中远海运重组以后,今年上半年利润已经过百亿;宝钢和武钢重组后,两家企业开展了180多项业务协同。
第二是吸收合并。比如,中外运长航并入招商局集团,两家企业重组以后,在海路运输上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布局更加完善,能产生更多的效益。
第三是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重组,可以完善产业布局,共同抵抗市场波动的风险,比如说原材料和加工企业的重组。
“从央企重组的整体效果看,效益都在逐步显现,而且今后还会发挥更好的作用。”沈莹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