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表示,在机构仓位和板块估值提升后,大消费板块继续大涨并引领市场好转的概率降低。未来只有资金关注点从此类防御性品种身上移开,才能迎来市场企稳乃至反弹。
对于未来大消费的投资策略,机构认为需坚持龙头策略。荀玉根认为,考虑到前期以基金为代表的机构对消费行业的配置已经提高,个股相对收益明显,未来出现分化的可能性更大,有业绩支撑的龙头股可能表现更佳。
对于大消费之外的投资机会,荀玉根认为,金融股值得关注,因为其处于低估、低配状态,容易出现预期差并得到估值修复。申万宏源证券建议,寻找反弹中弹性有望阶段性超过消费品的标的,可关注一带一路、新能源汽车、电子、环保、电力和航空板块等。
对于创业板,机构的兴趣仍不大。据海通证券统计,在基金一季度末的重仓股中,主板占比超过56%,较去年四季度末上升3.4个百分点;创业板占比为16.8%,较去年四季度下降3.6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