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今年以来有部分军工集团开始动作。如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在1月4日印发《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关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指导意见(试行)》,提出26条意见。《指导意见》将推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又如中航工业集团在年度工作会议上提出,2017年将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研究出台集团《关于加快军民融合发展的决定》,启动一批军品市场化配套试点,起草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规划及市值管理方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提出,2017年将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军民深度融合,着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中国电科集团在2017年工作部署中首提“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全面推进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明确提出“资产证券化率达到35%,实现外部权益性融资超过100亿元,投资超过150亿元”的目标,并再次强调推进核心业务资产专业化重组和市场化运作,新建若干家子集团和专业公司。
“军工混改今年必有实质性进展。”安信证券分析师冯福章指出,中国船舶、中国核建作为重要的军工央企被列为首批试点,均表示积极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第二批试点也正在酝酿当中。兵器工业、兵器装备先后发布混改初步方案,已成为市场热点,其他军工集团混改方案或将陆续跟进。
兴业证券研报称,自中央明确七大垄断行业为混改突破口,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表态混改进程后,市场对于资产证券化远低于国外水平的军工集团持有较高的改革预期。资产证券化有利于盘活集团庞大的存量资产、提升市场对军工企业整体市场化的预期、增加流动性。
根据早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中对军工混改定下的明确基调,军工混改会率先在涉及非国家核心机密的军工领域实现混改突破。分析预计科研院所改制注入将成为2017年军工行业的核心主题之。冯福章认为,军工混改和军民融合是今年有较大成效的两个领域。其中混改今年将有实质性进展,主题投资或将贯穿全年。
军民融合战略加速落地
从2016年7月军民融合的纲领性文件《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印发,到今年1月军民融合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设立。可以预见,2017年军民融合各项措施有望加速落地。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2月出台了《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思路举措》,明确12条举措和45项任务,持续推进装备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另外,今年军民融合两大纲领性文件——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指导意见和军民融合“十三五”规划有望出台。
根据中央军委此前印发的《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军改大致分几个阶段:2015年重点组织实施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2016年组织实施军队规模结构和作战力量体系、院校、武警部队改革,基本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2017年至2020年对相关领域改革作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完善,持续推进各领域改革。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军民融合三大领域有望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军转民方面,北斗卫星的商业化运作市场规模巨大,预计到2020年北斗产业规模将达到2400亿元。二是民参军,民用大飞机的研制将加速。除商业化用途外,民用大飞机为军工特种机的研制奠定基础。三是军民协同,中国造船业规模巨大,军民协同的推进可以改善民用造船业当前面临的不利环境。
民生证券分析师朱金岩表示,军民融合涉及的领域包括通信、电子、核能、新材料和智能制造等。可以从军转民、民参军、科研院所改制三条主线把握投资机会。关注国防核心技术转民用的企业,如军工集团旗下的民品类上市平台;参与军品配套、与科研院所合作,已经有并购军工企业预期的民参军类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