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一带一路”、供给侧改革、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概念火爆,基建成为其中的主要“音符”。而无论是在大盘上涨,还是在沪指回落逼近3100点时,水泥股都“一枝独秀”,表现亮眼。加之今年以来水泥价格不断回暖,水泥股集体上演“春季躁动”行情。《红周刊》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截至3月30日,在21只水泥概念股中18只实现上涨,其中西部建设涨幅高达182.7%,天山股份涨幅高达139.3%。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政策利好以及行业回暖,水泥企业业绩出现明显改善。未来区域龙头水泥企业,以及存在整合预期的水泥概念股。
利好叠加,水泥股集体“春季躁动”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大幅增加,水泥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前海光亮瑞铭资本管理(深圳)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正光对《红周刊》记者分析说。
除了“一带一路”的催化,水泥进入量价齐升模式。2016年下半年以来,水泥价格大幅回暖,也直接刺激水泥股的二级市场表现。华泰证券分析师研究员鲍荣富分析说,前期沿江地区水泥和熟料供应紧张,长三角水泥价格普遍上涨,后期华北、西北地区需求逐渐恢复,涨价预期较强。统计数据显示看,而当前全国水泥价格指数较6个月前(2016.9.14)上升17.28%。目前各地水泥、熟料库存普遍较低,容比为59.3%。
此外,经济增速的企稳以及各地方基建投资的加大也是近期水泥板块上涨的主要逻辑之一。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378亿元,同比增长8.9%,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8%。据“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今年GDP增长目标6.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9%。地方基建尤其是西部地区,新疆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提出新疆今年将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万亿元以上,比去年增长50%以上的目标,预计2017年疆内水泥需求量约5400万吨比上年增长30%以上。此外,2017年宁夏公路、铁路、民航计划完成投资370亿元以上,同比增速有望超30%。这些都令水泥的需求得到强劲保障。3月以来水泥企业出货量环比提升较快,龙头企业出货水平达到去年旺季最高水平。
受益市场回暖,近七成水泥股业绩上扬
多重利好刺激下,2016年度水泥行业龙头企业盈利状况实现了明显改善。中国水泥行业官方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水泥行业利润达518亿,相较2015年的333亿元,同比增长55%。而据招商证券预计,2017年水泥均价会在当前基础上略有上涨,全年行业利润有望达到650亿,增速在20%以上。
而上市水泥企业盈利最直观的表现在年报中,《红周刊》记者统计,在A股市场21只水泥概念股中,目前除万年青和金圆股份,其余19家企业均已披露2016年年度业绩或业绩预告,近七成水泥上市公司2016年业绩实现上扬(见下表)。而无论业绩大幅上涨,还是扭亏为盈的水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给出的原因都是水泥行业整体回暖关系密切。例如,海螺水泥在其年报中提到,“2016年水泥行业需求端企稳,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行业整体回暖,公司全年水泥和熟料净销量/销售额分别回升8%、10.21%,销售额涨幅领跑。”数据显示,去年海螺水泥实现归母净利润85.30亿元,同比增长1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