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的保值增值问题关系到我国的养老安全。中国老龄化的速度大大高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是一种典型的“未富先老”。与此相关联的是,社保基金所面临的缺口风险也在日益增大,养老金各地区苦乐不均现象严重。特别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增大,一些资源型城市与老工业基地的财政状况恶化,有的地方养老金已经出现了收不抵支的现象。
从国际上来看,拓展养老金投资是一个大趋势。比如英国养老金可以投资到股票、债券等资本市场,甚至可以投资于艺术品和外国期权合同。美国政府规定,联邦养老金不能入市,但地方政府养老金投资则高度市场化,且股市参与程度较高。
而我国,早在2015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明确养老金可以进行境内投资,投资品种包括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等等。此外,养老金还有望通过投资产业基金的方式,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及民生工程的建设。事实证明,养老基金入市能够提升收益水平,实现保值增值。以已经市场化投资程度较高的全国社保基金为例,自2000年成立以来,其年均权益投资收益率超过8%,大大超过了同期的物价上涨幅度。
当然,作为老百姓的“养命钱”,安全是养老金入市最重要的投资准则。现在养老金入市的渠道已经得到了拓宽,投资的品种有了很大的丰富,但其中蕴含的风险也需要高度警惕。只有如此,拓宽养老金投资渠道、提高养老金投资收益的目的才能实现,也才能进一步织牢养老金这张应对老龄化挑战的“安全网”。
养老金本周正式入市 首批资金或投向两领域
真正的“狼来了”的时候,我们果然又见到了“熟视无睹”。这一次,养老金是真的要来A股了!
券商中国记者获悉,首批养老金权益类组合有望本周打款,将资金划给管理人,约百亿规模资金大概率投向“优选价值”和“指数增强”两类组合。
事实上,在投资权益类养老金入市前,现金管理类组合已先行启动,并已在春节前将资金委托给管理人。权益类入市是当下养老金入市的最新动作,最快将在本周买入股票。
2016年12月6日,券商中国曾报道,提到首批21家养老金管理人名单,有14家公募基金入选,此外还包括3家保险公司、3家资产管理公司、1家券商。接下来如何表现,这次就看他们了。
首批资金规模不及市场预期,但这是养老金首次投资A股市场,背后是巨大的推动意义,这也意味着数千亿养老金入市宣告启动。
据知情人士透露,首批养老金资金将主要划拨给,在最近一次社保基金考核中表现优秀的基金经理。
一看规模
约百亿规模本周打款
多方信息显示,千呼万唤的养老金入市终于迎来的临门一脚,首批约百亿规模的资金有望本周给选中的管理人打款。
业界表示,尽管首批资金规模不及市场预期,但考虑到这是养老金首次投资股票,这已经是巨大的推动,并打开了数千亿养老金入市的大门。
按照现行的养老金投资管理办法,投资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养老金产品的比例,合计不得高于养老基金资产净值的30%。
截至2015年底,养老金规模约4万亿元,扣除预留支付资金外,全国可以纳入投资运营范围的资金总计约2万亿元,也就是说,养老金理论上可以投资股市的资金规模大约6000亿元。
不过,人社部副部长游钧近日透露,目前仅有包括北京、上海等7省区市,共计3600亿的基本养老保金,开始委托进行投资运营。
也就是说,目前能够投入股市的资金上限仅为1080亿元,首批投入A股的约百亿资金,已经占到可投入股市资金的10%左右。
二看标的
优选价值和指数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