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股权争夺战还未远去,新一轮举牌风潮又至。近期举牌以9月中旬阳光保险举牌伊利股份为起点,此后*ST山水、西安旅游、武昌鱼、丽江旅游、立霸股份相继遭遇举牌。节后,被举牌名单又增加了永安药业、四环生物、北京银行、天宸股份。10月14日晚间,又有首钢股份宣布获易诊科技等6公司举牌。不到20个交易日,即有11家公司遭举牌。
较7、8月针尖对麦芒的激烈股权竞夺,本轮一系列举牌事件给人一种走错片场的感觉。“野蛮人”不“野蛮”了,除了不再一日扫货令上市公司措手不及,更频频“示好”后者,表态不觊觎其控制权。
不过,表面平和之下亦有暗涌。表明无意夺取实控权的国华人寿,经四度举牌天宸股份已稳居第二大股东,不断缩小与第一大股东的距离;尽管阳光保险一再重申不谋求控股,仍“逼停”伊利股份,后者停牌至今;武昌鱼被监管揪出举牌方或有新势力,股东关系错综复杂等。
举牌“审美标准”整体未变
谁在举牌?举谁的牌?近期举牌方覆盖保险资本、私募资本、大型民营企业集团、自然人等各主体。而被举牌公司也覆盖了多个行业,样本可谓丰富。整体来看,近期举牌事件仍延续以往的逻辑,“审美标准”整体未变。
除了股权分散这一共性外,大资金仍偏爱低估值、高股息率、市值较大的蓝筹股。典型如阳光保险举牌伊利股份,新华联控股举牌北京银行。阳光保险是去年开始逐渐活跃在资本市场的保险集团,新华联控股是大型民企集团新华联旗下核心公司。不过,险资中,举牌天宸股份的国华人寿更偏爱高估值成长股。
私募资本与个人投资者依旧青睐小市值、有重组概念的公司。至最新交易日,其举牌公司市值均在百亿元以下。其中,长金投资、联富达投资举牌的武昌鱼,四位自然人联合举牌的*ST山水等公司,过去就曾多次谋划重组未果,后续重组预期较强。
进一步观察,此轮举牌又显现出一些新特点。如创业板公司未出现在被举牌名单内。近期11家被举牌上市公司中,其中9家为主板企业,2家来自中小板。
此外,过去较受举牌方青睐的地产股也未获举牌,钢铁公司则今年首遭举牌。从行业分类看(按申万一级行业),上述11股中,分别有综合3家,医药生物2家、休闲服务2家、家用电器1家、银行1家、食品饮料1家、钢铁1家。
虽不及万科A、廊坊发展此前疯狂拉升的赚钱效应,近期举牌方获利情况依旧较好。据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粗略统计,较累计交易均价,各举牌方均实现盈利。其中武昌鱼和四环生物的举牌方账面浮盈超过50%。此外,举牌公告后短期超额收益明显。例如天宸股份公告被举牌后,10月13日复牌即收获涨停,且股价创上市以来新高。
浙商证券分析认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举牌事件仍然会频发。市场环境方面,目前A股市场整体低迷,波动较小,为举牌人控制举牌成本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资金成本方面,目前金融机构人民币加权贷款利率和10年期国债利率均处历史低位,为举牌行为提供了较为低廉的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从举牌动机角度,今年以来相当比例(17.2%)的重组方案失败,举牌人通过举牌来博弈上市公司再次重组或者争夺公司控制权的动机在多次被举牌的上市公司中有着明显体现。
“野蛮人”变温柔
较令人意外的是,近期举牌方的态度。与去年股市暴跌时产业资本于低位大举扫货不同,与今年万科A、康达尔等掀起的股权争夺战不同,近期举牌市场一片“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