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伟玉:尽管新开户数近期增长较快,但参与交易的账户数并没有大幅增加。从银证转账和融资融券的角度看,资金流出较为严重。我们把银证转账和港股通净流入的情况进行比对,有理由认为近期南下港股的资金中有一部分来自A股投资者的存量资金,如果南下趋势依然,A股资金有持续被分流的风险。我们对四季度A股的资金供需结论并不乐观,减持、IPO、再融资压力持续,尤其是大小非减持在12月将达到单月4000亿元以上。
谷永涛:市场赚钱效应较弱,导致资金成本相对较高的融资融券余额下降,未来市场出现较强的趋势性向上的概率不大,融资融券难以持续盈利或盈利难以覆盖成本,未来仍有流出趋势。而近期的净减持额度大幅增加,反映机构投资者的减持意愿,未来机构减持意愿依然较强。
总体来看,目前A股短期赚钱效应相对较弱,对短线资金的吸引力不强,导致部分对短期盈利能力需求较强的资金流出。
风险待释放
中国证券报:节后投资者该如何操作?哪些热点有望在结构性行情中脱颖而出?
王德伦:当前时点,风险尚未充分暴露,风险收益比下降。对绝对收益投资者,建议耐心等待;对相对收益投资者,建议往人少、且有短期催化剂或预期差的地方去,精选细分板块或个股机会。
配置方面,可关注以下几类,一是估值与成长性匹配、不断兑现业绩的绩优成长股,例如家装产业链品牌化、光通信以及CDN行业;二是低估值、内生增长稳定的绩优股;例如受益于稳增长+调结构的PPP板块,消费行业中中报高景气的子行业,高股息、高分红、现金流稳定的类债品种;三是当前处于周期反转的原奶、供需紧张带来价格持续上涨的锌、以及化工中供需格局良好且供给侧政策或成本驱动下具备较大价格弹性的MDI和粘胶。主题方面可关注海绵城市、核电以及长期具有竞争优势,不断兑现业绩的核心资产组合。
谢伟玉:国庆节后需要观察人民币加入SDR后的离岸人民币走向及海外风险会否释放,建议控制仓位。由于目前还看不到增量资金入场,热点更多地集中在蓝筹类主题:首先,PPP虽有调整,但财政部第三批PPP示范项目仍未公布,可以关注。其次,预计美国未来2个月不加息,加上OPEC限产和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或要求11月底前完成年度目标,大宗商品或有一定反弹机会,相对看好焦煤、化工、建材等。再次,国企改革受益于混改和员工持股两项试点有望陆续公布,可能有结构性机会,其中混改试点的行业为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的一级央企,员工持股试点是在充分竞争领域如商业、纺织服装、基础化工、服务业等行业的混改国企。
谷永涛:目前A股投资者相对谨慎,热点板块持续性不强,因此,跟随热点板块的操作策略,近期难以奏效。长期来看,建议寻找价值基础相对坚实的行业,例如家用电器、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等行业,这些行业盈利能力较强,估值相对合理,部分企业拥有较高的股息率,具备较强的安全边际。
此外,我们认为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的意愿较强。公用事业、环保等板块,或将受益于财政政策而有所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