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经验告诉你:交易深市AH股要摒弃这些执念
深市AH股尽管有多个方面与沪市AH股不同,但同属两个市场的互联互通,沪港通开通前后的市场表现,或许对深港通有一定借鉴意义。而了解一些已经被沪港通证伪的“执念”,能让投资者在投资深市AH股之时,少走一些弯路。
执念一:AH差价会缩小
在沪港通开通之前,不少投资策略都建议投资者关注相对于H股有折价的A股,其投资逻辑是:A+H股两地上市的股票,理论上应该同股同价,AH股价差会逐渐缩小。
事实上,沪港通宣布当天,高折价的A股确实涨幅明显,折价在20%以上的股票,包括海螺水泥、鞍钢股份、潍柴动力、中国铁建等,当天几乎都接近涨停,投资者难以参与,后续又在两三个交易日后开始回落。如果没有在第一时间买入而是追涨买入,反而会成为接盘者。
广发证券研报将沪市AH股划分为三组:低折价A股(折价0~10%)、低溢价A股(溢价0~50%)和高溢价A股(溢价超50%),其追踪结果显示,临近沪港通开通前两个月,高溢价的A股组合成为表现最好的一类股票,而高折价A股组合反而成为表现最差的一组。将时间拉得更长些来看,沪港通开通后1年内,无论在牛市还是股市大跌时期,折价A股组合的走势都不如溢价A股组合。高溢价的A股组合反而是走势最好的一组。
而沪港通开通一年后,AH溢价指数从102上升到142,也再一次证伪了“AH差价会缩小”的投资逻辑。因此,在深港通消息落定后,多数机构对于AH差价收窄并不抱太大希望。
执念二:跟着港资买大盘股
在沪港通开通之初,市场上就有“大盘蓝筹股的春天要来了”的声音。原因很简单,秉承价值投资的港资,更重视企业的基本面和业绩。因此,已经得到广泛认可的大盘蓝筹股,也会得到港资的青睐。
但事实上,在沪港通开通前后,大盘蓝筹股的表现并未跑赢行业平均水平。广发证券研报显示,沪港通宣布后3个月内,市值5000亿元以上的大盘股走势最优,但3个月后,市值在100亿元以下的沪股通股票反而表现更好。而在沪港通正式开通后,表现最好的一组则是市值在500亿~1000亿元之间的股票,该区间股票表现远超行业平均水平;而5000亿元以上的股票开通后3个月内则勉强在行业平均水平附近波动,股市大跌前后则远不如行业平均水平。
因此,并不是市值越大,越容易得到港资青睐。其实,就深港通宣布之前的相关个股表现,也同样能说明问题。
每经投资宝记者注意到,在深港通消息宣布前5个交易日,深港两地上市的AH股均出现了大幅上涨,涨幅最大的都是小市值个股。截至8月16日(深港通宣布当日),有多只个股在5日内涨幅超20%,且多是在深圳中小板上市的AH股。这些个股的A股溢价率均很高,似乎没有更多炒作的理由,但事实上,这几只中小板AH股的涨幅,反而在深市AH股中名列前茅,而且,比“更便宜”的H股涨幅更高。
执念三:不畏追涨概念股
另外,投资者还需要注意,A股市场往往有“利好出尽是利空”的解读,因此,如果在消息公布之时已经大涨后,如果坚持追涨,可能就是股价开始回落之时。
以海螺水泥为例,在沪港通消息宣布当日股价涨停,但此后五日便将涨幅抹去。在沪港通正式开通前的15个交易日,海螺水泥A股股价上涨了9.81%,但在开通当日和次日,便分别下挫2.7%及2.48%。而在沪港通开通一周年的区间内(2014年11月17日至2015年11月17日),海螺水泥股价仅仅上涨了1.23%,而同期大盘涨跌幅为45.42%。
同理,在深港通消息发布及正式开通前后,类似的故事可能还会继续上演。投资者在选择标的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择时”的重要性。
港股通新增上百家 小市值股票谁会成为下一个腾讯
市场普遍认为港股是被低估的价值洼地,事实上,在上百只新增加的深港通下港股通的港股标的中,很多是内地投资者喜爱的类型,如科技网络股、体育股等。
每经投资宝注意到,在沪港通开通时,腾讯控股的股价还是每股130港元(前复权),目前已经突破200港元,并创下历史新高。那么深港通开通后,谁会成为下一个腾讯?
新增109家小市值股票
证监会表示,深港通下的港股通的股票范围是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的成分股、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的成分股、市值50亿元港币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分股,以及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相对于沪港通下的港股通,深港通新增加的标的主要就是市值50亿港元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分股。
由于50亿港元市值的要求,所以新增标的会因个股市值变化而有一定的出入。截至上周五(8月19日)收盘,每经投资宝记者统计共有109家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的成分股市值在50亿港元以上。大多数公司的市值并不大,超100亿港元市值的仅14家。其中市值最大的是223亿港元市值的中国民生金融,市值最小的是50亿港元的IGG。
对于新增的这些小市值港股,申万宏源表示,内地有规模可观的资本希望配置香港的成长股,他们更看重香港成长股的配置机会(倾向于买入并持有)而不是短期的交易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深港通下港股通50亿港元市值的要求,市场上有分析认为50亿港元市值的入选要求带来了一种投机机会:资金可以把不够50亿港元的公司抬到50亿港元以上入选深港通,吸引内地增量资金。但是这么做实际上会有两个风险,一是纳入深港通之后是否会有内地资金支持(因为股价抬升也同时拉高了其估值水平),二是需要将市值维持在50亿港元以上多久才能纳入深港通标的。因此,申万宏源建议投资者在进行港股小盘成长股投资时,需关注公司的基本面是否能够支撑市值的扩大。
对于深港通题材的炒作,实际上已经炒过不止一波。之前是科网股,近期一些体育概念股及地产股则表现极为优异。
作为内地耳熟能详的老牌体育运动服饰企业李宁在今年5月30日以后,股价持续上涨,在两个多月时间里,股价大涨57%。
361度自今年7月初开始上涨,在一个多月时间里上涨了近两成。此外,同为体育概念股的中国动向、匹克体育等股价也有类似的良好表现。
除了体育概念股,港股中的小盘地产股近期同样是市场的亮点。宝龙地产从5月至今涨幅已达46%。此外,其他的地产股如旭辉控股集团、金地商置、花样年控股等,都有不错的表现。
对于目前港股的情况,申万宏源表示:“短期来看,市场对深港通预期已经在近阶段得到充分反映,短期获利了结的风险较大。从长期的角度来讲,深港通会改变港股成长股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