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证券新闻 >> 正文
重组新规严上加严 两家公司倒在终点前
作者:tangyuan 更新时间:2016-8-19 10:29:42 点击数:
分享到:

“保壳”各辟蹊径

除了上述*ST金源和*ST黑化以外,*ST橡塑也于今年3月完成了重组上市,由橡胶塑料机械行业切换到化纤行业,中期净利润达到4.49亿元。

此外,截至目前,已经顺利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含已获证监会批复的)的ST公司还包括*ST百花、*ST江化、*ST创疗、*ST易桥、*ST蓝丰和*ST工新。不过,更多的公司还没有那么幸运,多达15家ST公司目前还在推进或筹划重组事项。

从已公布的上半年业绩(包括不含具体数据的预测)情况来看,68家ST公司中,超过一半的公司仍然亏损。而这其中,不少ST公司所处的行业基本面并没有明显改善,在重组审核标准趋严的情况下,众多ST公司开始各辟蹊径,力争保壳。

一般来说,现金交易无需提交证监会审核,能够大大提高重组效率,比如ST狮头的重大资产重组就设计为现金支付。然而公司原有资产全部置出后,主营业务将发生根本变化,并且本次交易以股份转让为前提,公司控制权也极有可能发生变化。多个方面都触及重组新规对重组上市的认定标准,重组最终无疾而终。

相比之下,同为现金交易的资产出售确定性更大。目前,包括*ST獐岛、*ST东晶、*ST鲁丰、*ST商城、*ST钒钛、ST明科在内的众多ST公司都在谋划重大资产出售。比如,*ST东晶拟出售其持有的成都锐康80%股权及全资子公司东晶金华持有的黄山光电100%股权,公司预计通过本次交易,将获得5000多万元的投资收益,2016年全年实现盈利的可能性将大幅提升。投资者应该明白,出售资产只是权宜之计,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此外,近期拟收购宜租车联网100%股权,从百货零售行业转型的*ST商城的重组方案被证监会否决,公司未雨绸缪于7月上旬停牌谋划“B计划”,拟出售沈阳铁西百货大楼有限公司99.82%的股权。

而就在8月12日,停牌已有一年的*ST宏盛宣布终止收购华侨城文旅科技,原因即在于该方案较为复杂,无法满足公司目前时期的特殊需要。而此次交易正好构成重组上市,*ST宏盛自去年底公布此方案后一直未召集股东大会审议相关议案。取而代之,*ST宏盛宣布将现金收购旭恒置业70%股权,该公司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处投资性房地产,完成收购后,*ST宏盛未来或依靠“收租”完成保壳任务。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