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独家观点 >> 正文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整装待发 相关概念股直上云霄
作者:tangyuan 更新时间:2016-8-15 11:30:01 点击数:
分享到:

“一定要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废弃的地下指挥掩体的墙上,刷着1960年代的大红标语。10公里外的东风发射场发射塔架下,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正在准备,将于近日发射。它是中国科技开始引领世界的一个象征。

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整装待发

“这是首颗有量子能力的卫星,是朝向未来量子互联网发展的重要一步。”量子通信学权威,维也纳大学教授蔡林格(Anton Zeilinger)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在量子卫星的太空竞赛中,“中国肯定是唱主角。”

此次蔡林格教授也来到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观看发射。他认为:“在太空的挑战,是设备必须足够可靠。”蔡林格也证实了下一步北京将和维也纳建立量子通信:“那将是第一次全球规模的量子通信。”

尽管世界各国媒体和国内产业界均高度关注量子卫星,但研制方中科院和潘建伟教授十分低调,不愿透露更多进展。中科院提供的信息显示,量子卫星在两年的设计寿命中,将完成四大任务: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实验,星地量子纠缠分发实验和地星量子隐形传态实验。

通过中国研发的星地量子通信设备,经过编码的光子将被发射到地面,由地面系统负责接收。量子卫星的两个激光器必须分别瞄准两个地面站,精度极高,被称为“针尖对麦芒”。

“一颗卫星对准两个地面站的实验从来没有过,国际上也是第一次做这么高精度的跟踪和地面站配合。”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说。

实验涉及合肥中心和乌鲁木齐南山、河北兴隆、青海德令哈和云南丽江四个台站。南山和德令哈的1.2米口径望远镜和改造后的兴隆、丽江米级望远镜是核心部分。中国在国际上第一次研制了高跟踪精度、指向精度和信号光高保偏(保证光子携带的信息被原样识别)的望远镜。

中科院表示:此次发射也标志着潘建伟与蔡林格的友谊达到高峰,尽管存在激烈的竞争;蔡林格是潘建伟的博士生导师,他们目前又建立了合作关系。预计在2020年,中欧之间将通过量子通信卫星连接。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