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始终强调要积极扩大SDR(特别提款权)的使用,包括发展SDR计值的资产市场。转眼间,世界银行便于8月12日确认,中国央行已经批准其作为首家国际机构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SDR计价债券。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也从工商银行获悉,该行已正式获得世界银行委任,担任世行SDR计价债券的主承销商。本期世界银行债券注册总额20亿SDR(约28亿美元),首期发行规模5亿SDR,并将于8月在中国银行间市场发行,用人民币认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国磋商代表团团长詹姆斯-丹尼尔(JamesDaniel)独家回应《第一财经日报》表示:“IMF对SDR债券的发行表示欢迎,事实上IMF仍在积极探索如何使用SDR来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这项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什么是SDR债券
从2016年10月1日起,货币篮子将扩大,中国的人民币将作为第五种货币加入篮子,成为第三大权重货币。届时,五大货币在SDR篮子中的占比分别为——美元(41.73%)、欧元(30.93%)、人民币(10.92%)、日元(8.33%)、英镑(8.09%)。SDR可以被兑换成可自由使用的货币。
值得注意的是,SDR分为O-SDR(OfficialSDR,由IMF官方分配的SDR,仅由指定官方部门持有),以及M-SDR(MarketSDR,市场上以SDR计价的金融工具)。M-SDR不牵涉IMF分配的官方SDR,可随时由任何一方持有和发行,不论是私人还是官方部门,无需IMF批准,且发行利率、结算货币也由发行方决定。此次世行将要发行的SDR债券便属于M-SDR。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秘书长乔依德对本报记者阐述了SDR计价资产的三大优越性:“从国际货币体系角度来说,这无疑是一种多元化;从统计角度来看,用SDR计价比单一货币计价的债券波动性更低,降低风险敞口;此外,对资本账户尚未完全开放的中国而言,购买SDR计价资产等于是资源配置多元化。”
IMF表示,未来M-SDR的进一步发展能够减缓中国的资本外流压力。在人民币汇率下行期间,持有SDR计价资产无疑是对冲了单一货币的汇率风险。IMF的报告则称:“在岸发行SDR能够降低国内的换汇需求,从而减轻资本外流压力。”
世行首发SDR债券的意义
由世行这一家位于华盛顿的老牌国际机构发行SDR债券,其意义非凡。
中国央行在新闻稿中表示:“世界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SDR计价债券,是推动特别提款权金融工具市场化的有益尝试”,有助于“增强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和韧性”。
在1980年以前,国际市场一共发行过13只SDR计价债券,累计金额仅为5.94亿美元。本次世界银行发行的SDR债券,将是1981年以来国际市场首只SDR计价债券。
世行副行长兼司库阿伦玛·奥特表示:“世界银行在中国市场发行以SDR计价的债券,为中国投资者通过新产品支持世界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这些债券对于寻求以SDR产品对冲SDR负债的国际投资者也很有吸引力。”
目前,世界银行每年通过向投资者提供20多种货币的债券,在国际资本市场筹集500亿~600亿美元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