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表示,财税部门正在紧密配合,制发营改增文件,并将和纳税人充分沟通,确保在5月1日开始实施。目前税收信息、基础信息、档案的迁移工作都已开始。
据中国证券网援引知情人士消息,营改增的政策文件和配套操作办法有望本周公布,方案文件有100多页。
2011年,营改增试点启动,逐步将征收营业税的行业改为征收增值税也从此牵动着纳税人的心。直到今年,全面推开营改增的号角吹响。刚刚结束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作为财税改革的重中之重,尤其是营改增全面推开后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分析人士指出,增值税实现货物和服务全覆盖,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助力服务业和制造业发展、转型升级。而将不动产所含增值税全部纳入抵扣范围,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投资,激发企业经营的活力。
对纳税人来说,营改增最大的意义则在于给企业减轻税负。据财政部数据,截至2015年底,全国营改增试点纳税人共计592万户,其中一般纳税人113万户,小规模纳税人479万户;累计实现减税6412亿元。
3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预计减轻企业税负5000多亿元。并提出,新增试点行业的原营业税优惠政策原则上延续,对特定行业采取过渡性措施,对服务出口实行零税率或免税政策,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记者了解到,根据测算,营改增试点扩围将惠及上千万纳税人,是前期营改增试点纳税人总户数的近1.7倍,年营业税规模约1.9万亿元,占原营业税总收入的比例约为80%。
“今年营改增减税的力度空前。”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室中心主任陈乃醒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营改增给所有企业都减轻了负担,今年减税的力度很大,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企业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如何把握好后续的发展机遇才是企业最重要的事情。
陈乃醒坦言,目前包括营改增扩围的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在内的所有产业都存在技术水平低的问题,都需要通过政府的引导来提高这些领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率。
在他看来,虽然全面营改增即将落地,但是仍需完善一些配套的措施来推动企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企业素质的提升。
“政府对企业税收优惠所增加的收入应该有一个引导,引导企业将收入用到自身的技术改造、企业的治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而提高企业的素质。”陈乃醒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发挥效益,就要深化技术和科技市场的改革,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服务公司更好地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搞活科技人员的管理制度,让技术专利更快地转化,为企业提供新产品和新技术,这些都是必要的配套措施。”
此外,他也提醒,对营改增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企业瞒报、虚报的问题,需要政府加强监督和管理,防止企业出现偷漏税和作假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