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上市公司 >> 正文
未来企业医院改革路径图
作者:lushumei 更新时间:2016-8-12 9:20:04 点击数:
分享到:

据《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5》估算,全国国有企业医院大致在3000余家,仅76家央企所办医院尚有1235家(其中三级医院34家、二级医院266家),总床位数193209张(国务院国资委2010年统计数据);而同期政府办公立医院数量为9668所,企业医院数量占政府办医院数量的1/3。但却没有发挥应有作用,几乎沦为公立医院的点缀。

企业医院在一些地方没有纳入区域卫生规划,也未能享受到与政府办公立医院的同等待遇。

在新形势下,必须明确企业医院与政府办医院的关系,否则此轮改革的方向与目标仍不清晰。对于社会办医,政府希望社会办医走专业化、高端化、差异化路子,重点发展专科医院和高端医疗,与公立医院实现互补、错位发展。

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指出,“推动国有企业办医院分离移交或改制试点,建立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积极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国有企业办医疗机构重组改制”。

但这种思路的改革对企业医院未必是最优选择。多年改革经验证明,彻底改革所有制关系或行政隶属关系的改革模式不是唯一的,也未必是最好的。保持和强化企业医院的公益性,激发其内在活力和促进规范发展,应该成为核心关注点。

改革路径

2014年初,国家卫计委公布《2014年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其中工作重点之一是“制定国有企业所办医院改制试点工作方案,推进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城市国有企业医院改制试点”。然而时间过去两年之久,仍未有任何文件出台。

借鉴上一轮的企业医院改革和国外国有企业医院的改革经验并结合当前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来看,企业医院的改革路径主要有以下7个方向:

一是移交地方政府或院校。从上一轮改革情况来看,部分企业医院在移交给地方政府的时候,面临地方政府或院校愿不愿意接收的问题。如今,地方政府普遍面临较大经济下滑和较高债务,很难大面积接收企业医院,注定只有极少数幸运儿(估计低于5%的比例)才能被政府接收成为享受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

二是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意见》中,对于国有企业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所提出的指导性意见对于国有企业医院来说,同样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混合所有制中,“混”是基础,“合”是关键,不能为了“混”而“混”,否则只能沦为“混”而不“合”。

三是企业医院的自我发展。对于一些经营较好的企业医院,尤其是拥有较多企业医院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来说,由于旗下医院众多、资产总额较高,还有部分优质医疗资源,不甘心将其轻易放弃,如中国航天科技(36.00 -0.58%,买入)集团、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等。对于此类国有企业来说,既有利于盘活与提高资产利用率,也可以顺势进入医疗健康(爱基,净值,资讯)产业,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四是改制重组。对陷入困境的企业医院来说,渴望外部力量共担风雨。企业医院应改制为股份制医院,做到引入资金的同时也要引进技术与管理机制。

五是被并购。上市公司、投资基金、医院集团等各类机构对于公立医院早已是垂诞三尺,由于并购政府办公立医院较难,因此对企业医院无不是虎视眈眈。这些机构往往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帮助企业医院升级改造。但这些机构普遍缺乏医院管理及资源输出能力,医院发展更多依靠现有团队,医院的诊疗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将是路漫漫。

六是被托管。企业医院的母体企业不愿放弃对医院的控制权和产权或医院职工抵制,但医院自身又缺乏经营管理能力,这种状态下只能引进专业的医院管理公司或是大型医院委托管理。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