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某当地房企负责人也称,调控政策原计划8月初出台,但考虑到要和南京同步,所以就放了一放,“土地竞拍的新规会增加开发商的现金流成本,使得开发商举牌会更谨慎,同时也会促进开发商联合拿地。”
在土地竞价的规则制定上,应该说苏州颇费心思。通过设定土地出让的市场指导价,能够有效抑制高地价现象的出现。当然从此类规则来看,还是有很多新意的。比如说超过市场指导价,那么土地出让金缴付和工程项目等都有严格规定,需要2个月内付清全款,而且工程必须以准现房的模式销售,这都会增加房企的资金成本,所以拿地过程中自然会有所克制。而超过市场指导价10%的,那么就需要通过现房进行销售,这其实也暗示了现房销售的模式在苏州悄然启动。对于超过25%的指导价的土地,后续定价规则不是“价高者得”,而是最接近报价平均价的价格成为土地最终价,这会使得高价拍地房企失去拿地资格,最后会使得土地报价更接近房企意愿认可的价格。
限购相对宽松
严跃进说,在户籍居民信贷政策方面,对于苏州本地购房者如果第一次购房那么依然是两成首付,这是非常宽松的政策,也是合理的。对于有过一套房但贷款结清的,可以走三成首付通道。而贷款没有还清,那么就需要走45%的首付比例通道。而两套以上住房且依然有月供的,那么购置第三套住房,那就不能动用信贷资源,必须全款购房。这相对来说会抑制部分炒房的需求或动机。
严跃进表示,对于非户籍居民信贷政策,和预期一样,此次需要提供纳税或社保证明,这有点类似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但相对宽松,而且此类政策主要针对二套房的。首套房方面依然是宽松的政策,依然允许购房者进行购房,且不需要社保证明。在金融监管力度方面,强化了资金审核和购房资格审核的内容,此类内容一定程度上使得购房者后续的购房材料准备的成本加大,也防范了各类造假资格进行购房的现象。总体上说,这会使得后续后续购房市场的环境净化,防范各类炒房需求大规模的进入。在公积金贷款政策方面,收紧了公积金使用的政策。对于第二次使用公积金来购房的,首付款和利率都进行了上调,这使得后续公积金资源能够实现开源节流的使用效率,防范公积金透支等风险的出现。
市场已经进入调整期
“这个调控新政还没正式发布,预计会在本周吧,可能个别地方会有修正。”某上市房企苏州公司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这个时间点出政策显然不合适,从实际上看,已经不需要出了,“从6月份开始,苏州市场已经出现下滑,成交量持续走低,新开的楼盘都是采取低开的方式,苏州市场已经进入调整期了。”
克而瑞数据显示,7月苏州商品房供应面积64.61万平方米,环比下跌31.95%,成交面积60万平方米,环比下跌17.36%,成交均价19744元/平方米,环比下跌4.49%。7月苏州商品房库存量为421.5万平方米,在新老项目集中入市影响下,市场存量开始增长,去化周期回升至5.7个月。另据中国指数研究院8月1日发布的百城价格指数,此前曾一度领涨的苏州7月房价环比涨幅为0.28%,排名53,已经连续三个月告别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