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通”细则展望
1、“深港通”总体设计将遵循三大原则
2015年2月深圳证券交易所理事长吴利军在访问香港时表示,“深港通”的方案设计将遵循三方面的基本原则:1)保持“沪港通”基本框架和模式不变;2)双方市场对等原则,标的证券落实更高层次和更大范围的总体要求;3)根据市场需求设计方案,优化市场服务。
这三方面的原则将是“深港通”具体细节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具体而言,“深港通”的相关方案将延续“沪港通”的基本框架和模式,而差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标的证券的试点范围更广;2)关于试点额度,根据方案设计的市场化原则,“深港通”额度在开通后期存在调整可能。
2、交易规则预计将和“沪港通”基本保持一致
“沪港通”推出已有一年多,总体运行稳定良好。“深港通”的实施细则将参考“沪港通”的成熟经验,预计额度限制、投资者门槛、交易机制安排等方面和“沪港通”基本保持一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深港通”方案设计的原则中明确提出要根据市场需求设计方案,优化市场服务,所以我们认为“深港通”启动初期额度限制、投资者门槛将与“沪港通”保持一致,但后期存在进一步调整的可能,如投资额度的扩大、投资者门槛降低等。
深圳证券交易所对《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2015年修订)》作出修改,修改后的交易规则5月9日正式施行。按照修订后的规则,深交所交易主机在9:25-9:30期间不再接受竞价交易申报,包括买卖申报和撤销申报,改变了原来该段时间可以接受申报但暂时不进行处理的模式。相关规则的修订减少了因深沪两市交易机制的差异给投资者带来的不便,这一措施也方便了“深港通”交易时间的安排,从而将和“沪港通”保持一致。
3、“深港通”试点标的展望
从“沪港通”覆盖的标的来看,上证180、上证380多为大型权重股,“沪股通”试点标的涵盖了沪市A股约一半的股票,市值占到沪市A股总市值的86%;“港股通”方面,恒生综合大型指数成份股、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成份股基本涵盖了港股市场的大多数权重股,占香港主板总公司数的19%,其总市值达到了主板市场总市值的69%。我们认为,在确定“深港通”试点证券的范围前,了解深市A股及沪市A股的差异也是十分必要的。
从两者的分布来看,差异主要体现在公司属性及行业分布两个方面:1)公司属性方面,沪市A股中,国有企业数量占比约为44%,民营企业数量仅为35%;而深市A股中民营企业的数量占比达到了69%;2)行业分布方面,沪市A股大市值公司集中的行业主要为金融、采掘、化工等;而深市A股的行业分布则相对均匀,更多集中在计算机、电子、传媒等新兴成长性行业。根据“深港通”方案设计的三大原则,我们认为“深港通”在标的证券的选择方面将重点考虑试点范围的扩大。结合“沪港通”所覆盖股票数量和市值情况,以及沪深两市的差异和特点,我们预计“深股通”标的证券的覆盖范围在市值上将达到深市A股总市值的50%,同时会兼顾中小板和创业板。
因此,我们认为“深股通”可能性相对较大的一种方案是选择深证成指的成份股。目前深证成指成份股有500家,加上深市的A+H股,试点证券总数量为505只,占深市A股数量的比例约为29%,市值占比约为55%,这个方案在试点标的的选择方面相对较为谨慎;“港股通”方面,我们预计“深港通”可能会加入恒生小型股指数成份股。目前“沪港通”覆盖300只左右来自恒生大型股指数及恒生中型股指数的股票,预期在“深港通”开通后,投资范围可能扩大到205只恒生小型股指数标的。
“深港通”推出的影响
1、对AH股溢价收窄作用有限
从财务估值角度看,AH股在理论上应该是平价的,但由于金融市场环境(比如利率)、退市机制、投资者结构和风险偏好等差异的存在,AH股溢价现象的长期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014年11月在“沪股通”推出之后,沪市的AH股平均溢价并没有降低,反而有所升高,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内地处于降准降息通道中,存在一定的资本外流现象。而在“沪股通”推出之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看到AH股溢价出现明显收窄的情况,因此,我们预期“深港通”推出后短期内对AH股溢价的收窄作用也相对有限。
2、短期带来的增量资金有限
“沪港通”开通至今约一年半,截至2016年6月底,“沪股通”累计使用额度约为1347亿元,占“沪股通”总投资额度的比例为45%。另外,根据“沪股通”每日成交金额来看,从“沪港通”开通至今“沪股通”日均成交金额约为53亿元,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由此,我们认为“深港通”开通之后短期带来的增量资金有限,因而对市场的推动作用也相对有限。
3、长期将促进资本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
和“沪港通”一样,“深港通”的启动将有助于吸引外资流入A股市场,改善A股市场与海外市场之间差异显著的估值体系;引入海外机构投资者,逐渐改变以散户为主导的市场结构,培养长期投资理念。在“沪港通”先行先试之后,“深港通”一旦推出,意味着内地资本市场将会更加全面地与香港市场实现互联互通。香港作为国际投资者的聚集地,内地和香港市场的打通也为国际投资者借道香港投资A股提供了便利,对于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来说可谓意义重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有序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易可兑换程度”,“深港通”的推出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目前“沪股通”的交易结算货币都是人民币,“深港通”将会在“沪港通”基础上扩大外资投资A股的标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外资交易占比会逐渐升高,这对推动人民币从贸易结算货币阶段走向投资货币阶段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