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站内文章:
软件用户服务 网站地图
您现在的位置: 股民天地 >> 大盘分析 >> 投资理财 >> 正文
国企改革投资渐热 下半年国企改革怎么改?
作者:lifang 更新时间:2016-8-10 13:05:09 点击数:
分享到:

“下一步,集团将全面推广成员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的‘命运共同体’。”王挺革说,首先要真正把市场机制“引进门”,从体制机制、人才、资源三个方面的市场化着手,实现多元所有者到位,建立经营者和所有者利益、企业效益正相关的关系。同时,对于相关公司股权结构,要进行动态调整,积极推广基金或有限合伙企业模式,探索设立“深化混改基金”、“持股中心”和员工持股“下翻上”机制,解决目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权责利不匹配、内部管理不规范、管控权力缺乏有效制约、监督不到位等共性问题,激发企业内部活力,真正激发员工的“二次创业”热情。

“不改革是最大的国有资产损失。”王挺革认为,在市场化、全球化经济格局下追求企业长青,深化改革是必然选择。

国企改革投资主题渐热

近期,从中央到地方,国企改革推进力度不断增强,体现在A股市场中,则是国企改革板块走势向好。Wind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以“国企改革”等类似关键词命名的基金共有36只,近一周以来,其中27只基金获得了1%以上的回报。多家机构也表示,国企改革主题仍是市场短期最大的投资亮点。

国企改革提速

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发布,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先后召开多次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立了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此后,国企改革呈现加速趋势。在地方层面,已有上海、广东等25个省市制定细化方案;近40个地级市发布了2016年国企改革工作计划;截至今年7月中旬,有50多家地方国企上市公司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从6月宝钢和武钢宣布战略重组,到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再到8月主流媒体宣传上海等地的国企改革成果,国企改革热潮已经逐渐扩散。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魏凤春表示,2016年,国有企业改革的紧迫性增加,年初中央就将国有企业“体制增效”列为工作重点。一方面,国有企业利润下行较快,另一方面,国有企业债务风险加大,个别国企债务违约也在不断爆发。在两方压力之下,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有所推进。7月下旬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将国企改革和去产能、去杠杆联系起来,官媒也开始报道各个地方的国企改革进展,尤其是树立了上海的国企改革标杆。总体来看,国企改革与供给侧改革相叠加,影响已经部分显现,后续的举措和动向也有超出市场预期的可能。这对投资者的启示在于,一方面要结合供给侧改革寻找国企改革标的,另一方面也要重点关注上海、山东等地方的国资改革主题。

重要的投资主题

招商国企改革主题混合基金经理李亚表示,国企改革主题从去年开始发酵,但其实从去年6月到今年上半年,政策上仍是略较低于预期的,最近受到政策面的推动,市场上该主题表现不错。从区域来看,目前走在前列的是上海、广东、山东、江浙等地,主要的方式是整合、资产注入、员工持股以及相关的一些激励。

魏凤春表示,目前可能是国企改革主题较好的投资时点,除了近期政府的表态和动作提振国企改革预期外,经济层面也存在促进因素,下半年宏观经济数据预计难以出现反转,货币政策放水的空间也不大,市场寄希望于财政政策发力,在此背景下,国企改革或仍将是下半年重要的投资主题。

分析人士提醒,国企改革涉及的范围、行业比较广,能沾上边的公司较多。首先,从行业和区域来分析,倾向于经济比较发达、当地政府比较开放进取的区域,比如上海、广东、山东、江浙一带的公司;行业上倾向于完全竞争行业,在现有机制激励效果相对较低的情况下,预计国企改革后效率会提升,改革的效果会更加明显。其次,从改革的办法和方向来分析,相对而言更看好整体上市和员工持股的公司。

在国企改革中找到民间投资新空间

今年以来,提振民间投资成为我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解决民间投资困局,当务之急是要通过改革形成公平的市场环境,增强民间资本在关键要素获得上的公平性。这一过程中,新一轮国企改革可以为民间投资增长拓展新空间。

今年上半年,国企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占比达35.3%,为近5年来的最高位。这表明,在民间投资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国企正通过加大投资力度等措施,为稳定经济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众所周知,庞大的民间资本是社会财富的象征,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最重要成果之一。目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六成以上的民间投资,理应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大社会财富方面发挥更大作用。然而,由于市场环境、行业准入、民间投资权益保障机制等多方面因素,民间投资长期集中在制造业和房地产等领域,部分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技术和人才储备不足,想投新行业却不知道往哪投、怎么投。

在这方面,国企恰恰拥有突出优势,特别是在项目资源储备、人才科技积累等方面,可以通过引入民间资本实现优势互补,又可发挥其各自所长,为加大民间投资力度、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宝贵的合作平台。

与以往不同的是,新一轮国企改革在思路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强调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完善企业出资人制度。换言之,就是要积极引入非国有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目前,国企改革“1+N”系列配套政策文件已相继出台,不仅为民间资本投资国企投资项目、参与国企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也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新近发布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国有企业投资项目引入非国有资本的指导意见》,对民间资本参与国企投资项目、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支持,除金融、文化类国企另有规定外,民间资本可以在几乎所有的国企投资项目中寻求投资机会。

需要指出的是,近些年来,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加快,除沪深主板市场外,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市场、债券市场都获得快速发展,国企引入民间投资,已具备了一定的市场环境和基础制度条件,而民间投资参与国企改革的方式也进一步多元化,出资形式包括且不限于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股权、专利权、版权等各类有形、无形资产,合作途径和参与方式也更加便利顺畅。

当前,我国正在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化解产能过剩和清理僵尸企业,而这两大“顽疾”很大一部分都集中在国企中。通过引入民间投资加快国企改革,既为民间投资找到了新空间,也进一步加快了国企改革的进程,不失为双赢之举。

百年招商局:探索新常态下国企改革样本

“做强做优做大”,是国企改革的最终目标。既要做“加法”,通过兼并重组、提升国有资本整体功能和运行效率,打造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也要做“减法”,清理低效无效资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让企业轻装上阵,提高市场竞争力。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国企改革推进力度不断增强。近期,新华网跟随国资委深入地方对在国企改革方面做出一定成效的单位进行了调研。

“招商血脉、蛇口基因”

如果说深圳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那么“蛇口”可谓“尖刀队”,深圳的改革离不开“蛇口”开发和建设,提到“蛇口”,自然无法绕开“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招商局”)。

“招商血脉、蛇口基因”,正如招商局所提的口号,在招商局历史博物馆,新华网见证了在经历100多年历史变迁风雨洗礼下招商局的强大血脉,和这种一脉相承的优良基因。

一部招商局的发展史,可谓一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

招商局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先驱,创立于1872年晚清洋务运动时期。140余年来,曾组建了中国近代第一支商船队,开办了中国第一家银行、第一家保险公司等,开创了中国近代民族航运业和其他许多近代经济领域,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978年,招商局即投身改革开放,并于1979年开始独资开发了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蛇口工业区,并相继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商业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中国第一家企业股份制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公司等,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探索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据了解,截至2015年底,招商局集团总资产 9011亿元,管理总资产6.2万亿元。集团盈利在2014年的基础上继续稳定增长,创造历史新高,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89亿元,同比增长102.6%;实现利润总额788亿元,同比增长134%,在中央企业中增速排名第一。2004-2016年招商局连续十二年被国务院国资委评为A级中央企业。

2016年7月19日,招商局再传捷报。

据悉,在当天招商局集团年中工作会议上传来消息,今年上半年招商局集团继续保持了较快增势,实现利润总额582.9亿元,较上年同期长127%;剔除并表招商银行等金融业务因素,1-6月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3%。

此前的7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公布了中央企业负责人2015年度和第四任期(2013年)经营业绩考核结果,招商局集团连续12年获得经营业绩考核A级,连续四个任期获得“业绩优秀企业”称号。

招商局缘何能在全球经济低迷,国内结构调整期阵痛不断的背景下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

对此,招商局集团负责人表示,招商局近年来能取得这样的发展成绩,既源于对百年优良文化的传承,也得益于新常态下的改革新探索。就历史传承而言,招商局创立于1872年晚清洋务运动时期,144年来能薪火相传、基业常青,很关键的一条是传承了“招商血脉、蛇口基因”,其核心就是改革创新。经过长期发展,招商局形成了百年央企、在港央企、综合央企(产融结合)的优势,拥有诚信经营、稳健发展的经营文化。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环境下,“大潮过后,水落石出”,招商局稳健发展的优势凸显了出来。

就新探索而言,近年来,面对经济下行和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巨大压力,招商局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国企改革“1+N”系列文件精神,确立并围绕“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以市场化为核心不断深化改革,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

回顾近年来的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正是由于在中央指明的国企改革道路上真抓实干,招商局才得以较好地应对新常态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较快地展现了新作为与新势能;正是由于牢牢把握中央关于国企改革要以市场化为核心这一基本原则,招商局才得以传承创办蛇口工业区所沉淀的市场化基因,保证各项改革脚踏市场化这块实地,并体现为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在走访招商局集团及下属企业期间,让新华网感受颇深的是“市场化”,从改革开发初期,招商局就没有坐等中央的政策和支持,就一直奋力拼搏,实现企业自身的价值。

北京证券网
    
今日要闻
栏目48小时热点
全站48小时热点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湖北省速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