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大的突然入局,令万科之争进入新的高潮,也使得这场股权之争更加纷繁复杂,同时也为打破目前僵局带来了曙光。
因为在恒大加入乱局之前,万科之争已陷入僵局。一方面,万科管理层与原大股东华润之间关系已破裂,华润曾公开批评万科,称其未经董事会同意即引入深圳地铁;另一方面,现第一大股东宝能与万科管理层势如水火,以王石为代表的管理层势不接纳宝能,宝能方面则以清洗王石等人为快。
如此情形之下,多输格局似乎难以避免。而正当外界猜测宝能的杠杆资金会否因万科股价持续下跌爆仓,抑或万科管理层最终会被宝能驱逐,令万科品牌价值大损之际,恒大于8月4日收盘后宣布已买入万科4.68%的股份,这场资本大戏再度进入另一个高潮。
对于为何买入万科,恒大的回应是:万科为中国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之一,财务表现强劲,收购项目为公司投资。有分析则认为,恒大收购万科股份颇有深意,此番成为万科重要股东,是恒大锁定行业老大宝座的双保险:假如万科业绩大涨,恒大以其持股而获得收益;假如万科未来表现不佳,恒大正好借机上位。
然而,不论恒大是财务投资还是为上位买双保险,对于万科之争的破局,似乎都裨益不大。但对于万科之争,我们无比期待一个良性结局,因为结果将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产生较大影响;且万科作为一家公认的优秀企业,其品牌持续保证、业绩持续稳定,将对各方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带来良好回报。
换言之,恒大的入局,不应该像安邦一样隔岸观火,而应该积极主导万科之争朝着多赢的方向发展。至于如何多赢?我们认为,恒大应积极与万科在业务方面进行融合,甚至可以考虑万科、恒大逐步合并。
万科与恒大业务融合甚至合并将带来的正面效应可以想见。首先,中国房地产企业市场占有率十分分散,历经近年洗牌之后,强者恒强格局明显。万科乃房企龙头,恒大亦位列前五,合并无疑是双赢之举。其次,万科与恒大存在很强的互补性。众所周知,万科胜在质量、管理和标准化,以及融资成本低;恒大的拿地能力强,土地储备与在建工程面积最大,触角亦最长。
而且,在万科、宝能、华润三者之争陷入僵局之际,任何一方都在寻求对于自己而言的最优选择,不过,我之最优,必为彼之最劣。若宝能强行为之,万科管理层悉数出局,品牌大损,多输结局似乎不可避免。在这种双方都需要各让一步,又都不愿向对方屈服的前提下,万科与恒大业务融合甚至合并,就成了三方都可以认可的次优之选。
对于宝能而言,万科、恒大合并这个将改善万科基本面的大利好,必将提升投资价值,保险资金的安全性自不必言。对于华润,因其无意整合万科,而让恒大这家有声誉和能力的同行整合之,利益不致受损,获利甚至将增加。于万科管理层而言,即使王石曾经与恒大许家印有过些许不快,但这在行业龙头竞争之中并不足为奇;而且,王石不接受宝能情有可原,但恒大同为房地产龙头,其盈利水平和规模已验证有足够能力,若与万科进行业务深度融合甚至合并,王石等管理层似乎没有理由再拒绝。
当然,万科与恒大业务融合甚至合并,将涉及王石、郁亮与许家印等日后的关系,恒大目前持股比例不高,以及两家公司具体融合运作等问题。这些理论上都可以用谈判手段来解决,通过智慧来化解和达成多赢结局。毕竟,如此纷繁复杂又充满敌意的股权之争,各方多赢的结局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