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讯(邬川)
调控IPO发行节奏之外,监管层对于一级半市场再推新的窗口指导。
一位曾任证监会发审委委员的知情人士向腾讯财经透露,目前发审委对上市公司定增的募投项目有了行业偏好。“定增项目最好不要是类金融业务,比如P2P、融资租赁、保理等等。”他说道,会里对涉及这些项目的定增上会保持冷处理态度。
北京一位大型券商投行人士也验证了此说法:目前证监会注意到了市场上的一些诸如P2P、线下理财捐款跑路等民间金融的风险滋生。“发审委没有禁止说不能做,但这类项目的上会审核会非常慢。”他说,潜台词就是告诉上市公司:你有申请的权利,我有不批的权力。
他表示,这其实就是给上市公司做风险隔离,“如果募投的类金融项目里出现了类似兑付风险的危机,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将很难看。”他如是评价。
他认为,目前A股的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中国最优质的资产,如果因募投项目的问题而导致坏账增加,对于公司是一个极大的包袱。“证监会所能做的,就是从融资和再融资项目层面去管住上市公司的手,防范一些社会融资风险的传导。”他说道。
自2015年发生多起P2P兑付危机以来,监管部门逐渐从牌照入手,加码类金融企业监管。
媒体报道,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山东、海南以及浙江部分地区都已暂停了金融类企业的注册。有消息称,全国各省市将暂停登记注册在名称、经营范围中含有金融相关字样的企业。
具体来说,包括“交易所、交易中心、金融资产管理、理财、基金、基金管理、投资管理、财富管理、投资基金、众筹、网贷、P2P、互联网保险”等字样都难以获得工商批准。
其中,北京地区暂停核准含“投资”、“资产”、“资本”、“控股”、“基金”、“财富管理”、“融资租赁”、“非融资性担保”等字样的公司企业。
上述前发审委委员同时透露,目前定增项目能通过发审会的较少,而通过发审会再拿到行政批文的更少。“原因在于定增批文其实已经批下来了,但就是会延期发给上市公司。”他说道。
在主板市场之外,新三板早已叫停类金融企业进入。2016年初,监管层就要求暂停类金融企业挂牌新三板,已挂牌的类金融企业在定增融资上仍在等待监管层的放行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