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财经讯(汪下弟)4月19日上午,首个“上海金”基准价定格在256.92元/克,几个小时的下午四点钟,经过三轮报价,基准价提高到257.29元/克,成交量达到5.7吨。
“上海金”是上海黄金交易所推出的定价合约,目前,定价成员由12家中外资银行组成,包括工商银行、农业银行、渣打银行等。
中国黄金协会会长宋鑫表示,“上海金人民币基准价”在增强中国国际黄金定价权,推动黄金产品多元化,为黄金企业提供更好的风险管理工具方面有现实意义。“上海金”是黄金企业进行国际合作的重要依据,同时还可进一步促进黄金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上海黄金交易所副总经理沈刚在接受腾讯财经的采访时表示,“‘上海金’的推出对于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成交量的影响,目前还无法预测,因为国际上黄金的定价是有一个标准的。但是‘上海金’有它存在的意义,它更多地体现在价格波动的信号上,为定价服务。随着大家对于它的认同,交易量可能会增加。”
上海黄金交易所已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大黄金现货场内交易所。2015年,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业务板块黄金、白银累计成交量为6564.43吨,成交金额为11422.48亿元,其中,黄金累计成交量为4795.02吨,成交金额为11362.61亿元。
“上海金”的推出,使世界形成“纽约金”、“伦敦金”和“上海金”三极鼎立的格局,中国对国际黄金定价权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快。沈刚强调,“‘上海金’和人民币国际化是相互促进的。随着人民币使用越来越广,人民币定价会更加广泛。只有人民币境外的广泛需求,增强‘上海金’的服务需求,人民在贸易活动中,可能会考虑人民币的使用、人民币的定价和人民币的支付,所以两者是促进作用。”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说,2016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结束过去一年多负增长,同比转正。同时,采掘业的利润增速还在深度下滑,相比之下生活资料、加工工业则相对改善。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稳中有进、趋势向好,为中国黄金市场的发展提供机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黄金生产国和消费国。根据中国黄金协会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共计生产黄金515.88吨,同比增长0.6%。中国矿产产量前四名的企业分别是中国黄金、紫金矿业、山东黄金和山东招金。2015年中国黄金消费量985.90吨,与2014年同期相比增加34.81吨,增长3.66%。同时,中国的黄金消费量连续3年保持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