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金融手段支持供给侧改革,中国长城资产将发起成立多个产业并购基金。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副总裁胡建忠12月24日在银监会透露,将联合相关上市公司,发起设立机器人行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环保行业、医药行业等并购基金,确保每年运作不少于30个项目,在并购重组业务领域投入不低于200亿元,争取培育和打造一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帮助企业实现对上下游产业链的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
胡建忠表示,“十三五”规划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给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带来了发展机遇;“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强调以人为本,为医疗健康、养老、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居民消费和民生保障等领域增添了投资动力,“绿色发展”将推进新能源、节能环保和低碳产业,“开放发展”会将“一带一路”、海洋经济和国际产能合作构想落到实处。《中国制造2025》也将为高端制造、精密设备、新材料、航空航天装备和先进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长城资产的投行业务将拓展医药医疗、生物技术、养老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以及节能环保等国家政策鼓励的新技术、新产业。中国长城资产围绕国家重点行业、战略新兴行业和新技术领域,累计开发并购重组项目150余个,创新了10余种并购重组的新模式。
长城资产投行部负责人介绍,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中国长城资产以上市公司为主要载体和退出通道,综合运用股权投资、债务重组、财务重组、资产重组、国际并购等并购重组手段,借助银行信贷、金融租赁、信托融资、资产交易和产业基金等多样化金融工具,创新具有长城特色、体现内涵价值的并购重组业务模式。
具体包括:以“破产重整+资产重组”模式开展破产企业并购重组业务,盘活存量资产,化解金融风险。针对因亏损严重、负债过重、经营陷入困境而濒临破产的上市公司,帮助企业摆脱财务困境、扭亏为盈,实现恢复上市;通过后续资产重组,盘活存量资产,提升企业可持续经营能力。长城资产曾处置国内公募债首例违约事件。通过破产重整解决ST超日58亿元高额债务,引入协鑫集团作为主要重组方,帮助濒临破产的上市公司走出困境,恢复上市。
以“债务重组+股权重组”模式开展债务企业并购重组业务,优化资源配置。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成长性好、有并购重组需求的上市公司,减轻其财务负担,优化其负债结构;促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快行业并购和产业整合,提高其内涵价值。长城资产重组了“ST东盛”、“盛运环保”及一批上海房地产类项目。
以“股权投资+资产重组”模式开展优质企业并购重组业务,服务国家战略,促进经济发展。对于国家战略新兴行业中业绩优秀、成长性强、有国际并购和产业链并购需求的上市公司,长城资产先通过参与其定向增发,为其提供并购资金支持;再为其寻找产业链上下游并购标的和海外优质项目,引入国外先进技术,促进国家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曾支持上工申贝、信威集团和恒天天鹅等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
胡建忠表示,从长城资产16年不良资产主业的经验,处置手段和工具组合的演进路径,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整体发育情况看,不良资产业务的发展趋势是并购重组工具的有机组合。长城资产的投资投行业务围绕上市公司为投资和退出载体,通过股权投资、资产重组、债务重组、产业并购、国际并购等并购重组手段,运用银行信贷、金融租赁、信托融资、证券投行、资产交易、产业基金等多样化的金融工具,在支持企业发展的同时,利用资本市场增值和变现功能,提高公司投资收益水平,提升公司内涵价值。
长城资产形成以不良资产收购处置、投资及资产管理、多元平台综合金融服务业务为主体的综合经营业务体系,拥有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租赁等金融“全牌照”。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中国长城资产表内外总资产4267亿元,较年初增加1511亿元,增幅54.8%;所有者权益542亿元,较年初增加135亿元,增幅33%。今年前9个月,公司净利润75.88亿元,同比增长16%;集团年化ROA和ROE分别为3.24%和21.33%。截至9月末,资本充足率13.37%;成本收入比4.9%,杠杆率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