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稳定A股,管理层可谓煞费苦心,继证监会、央行发力后,9月7日晚财政部也伸出援手,发放“红包”——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其中规定,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免税”看上去很美,但是想要鼓励股民长期持股,这招真的有用吗?
要投资不要投机
剖析《通知》的核心内容“差别化征收股息红利税”,通俗地说,就是从昨天起,将根据投资者持股时间的长短,按不同税率征缴股息红利税,持股时间越长,交税越少。这次的新规是,持股一年以上的,不用交红利税。至于习惯于“今天买明天卖”的投机分子,自然享受不到新规的红利。
毫无疑问,财政部意在鼓励股民们长期持股,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部联席总监钱启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项规定的导向是长期的,只不过市场存在波动,有一定规律,从长期看,此政策对股市是有帮助的。知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给出的解读是:“股息红利税差异化征收,意在鼓励长期投资,对股市属于利好消息。监管层从2012年起,就开始研究对个人投资者股息红利,按持股期限实行差异化征收所得税政策,目的是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减轻投资者负担。事实上,免征或者降低股息红利所得税,与降低交易手续费类似,能够起到调减投资者持有和交易股票成本的作用,一旦投资者形成共识,有助于市场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理念的形成,等于变相鼓励散户进行价值投资。”
新规效果有待观察
管理层看似诚意满满,但散户们却给新规泼了一盆冷水,有股民表示,A股中的“投机分子”远远多于“投资分子”,再加上上市公司的股息率和分红比例都较低,个人投资者很难依靠股息分红获得收益。昨日,有媒体发文称,鼓励长期持股关键不在股民。钱启敏也直言道:“对于那些买入了红利少的股票的股民来说,这项规定的好处当然体现不出来,但是对于长期投资蓝筹股和银行股的股民来说,肯定有好处。”
有人甚至算了一笔账:2013年1月1日起的规定,持股超过1年,红利税税负为5%;持股1个月至1年,税负为10%;持股1个月以内,税负为20%,现在不过是对持股超过1年的免掉5%而已,似乎并没有太大用。对此,宋清辉的看法更为直接:“中国资本市场在规则设计、交易费率等方面明显对散户不公平,例如打新股、交易手续费、股权红利等方面较为歧视散户,对于个人来说减5%的税意义的确不大。”
上市企业应该多分红
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在2015年半年报中公布了派现计划的上市企业共有83家,只占2700家上市公司总数的3%,甚至有些股民长期持股几年但也从没见过企业分红,《证券时报》张传发则拿“芝麻与西瓜”作了一个比喻,他认为“股息红利”与“个人所得税”相比,前者是“西瓜”而后者是“芝麻”,更多的情况下,“芝麻”可以不拈,而“西瓜”当分得越多越好。
鼓励股民长期持股的下一步措施,宋清辉提出监管层需要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的分红制度,加强对上市公司分红的引导,让资本市场逐渐形成稳定的分红机制,这样才能维护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提高股票市场的长期投资价值,更有利于投资者获取合理的投资回报,“目前的改革力度还不够,下一步还要继续大刀阔斧地改革分红制度”。钱启敏建议,投资者要想从新规中尝到甜头,一定要选好品种。至于上市企业应该如何吸引股民持股,他的建议只有简短的3个字:“多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