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早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就启动了去杠杆化进程,以美国为例,美联储接连实施了几轮量化宽松政策应对金融危机,也就是说全球处在去杠杆化周期内,与之相反的加杠杆操作则如同自杀。中国目前也进入了去杠杆化阶段,杠杆率已明显下降,尤其是在股票市场,场外配资受到严查,两融规模也日渐萎缩,股市去杠杆化或进入扫尾阶段,股市回稳可期。
据国内知名第三方理财机构嘉丰瑞德数据研究中心统计显示:截止到9月2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由2015年最高时的22666.35亿下降为9591.54亿元,融券余额由最高时的22730.35亿下降为9622.62亿元,连续12天下降,终跌破一万亿,中国股市已经进入到“低杠杆、严监管”的阶段。在中国去杠杆化以及清理场外配资之后,中国股市大震,出现了三波股灾,最终沪指由最高时的愈5100点回落在3100点上下徘徊,股市的高杠杆化率在下降,场外配资也已经清查的差不多,股市回稳的时机或将要来临。实际上,股市在6月中旬遭遇强震重创后,就进行了两融去杠杆操作,同时也对场外配资进行严查和严管,具体表现在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两融规模得到有效遏制。本轮牛市很大程度上是由杠杆带动起来的,从牛市产生之初就存在巨大的泡沫,泡沫破灭风险巨大,而股市的三轮股跌已经将股市泡沫挤压了不少,但是嘉丰瑞德资深理财师William认为这种影响是相互的,股市的下跌阴影一直笼罩在股民头上,导致投资者信心严重不足,这也会造成两融规模的下滑。后市市场情绪又反过来影响两融的规模可能会成为去杠杆化的一种常态,而国家主动去杠杆化的步伐可能会放缓。所以在后市市场情绪不稳的情况下,投资者应该考虑追加其他方面的投资额度,基金、稳健型理财产品都是可供选择的渠道,而能在股市震荡中采用量化对冲策略获取套利机会的众星拱月MOM就可以解除投资者投资股市的后顾之忧,由专业的基金经理操作帮助投资者间接投资股市,风险得到很大的把控,而且很难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
二是场外配资被严管。自6月股市大跌以来,监管层接连采取行动清理场外配资,6月13日,证监会禁止券商为场外配资活动提供便利;7月中旬,证监会、网信办联合规范场外配资,要求券商完成自查工作;9月1日,监管层发文要求大部分券商的清理工作在9月30日前完成。嘉丰瑞德资深理财师William认为在增量配资被清查完毕之后,后期主要任务是清理存量配资,场外配资的清理将有助于股市回稳和健康发展,使投资者更加理性的进行投资。场外配资清理挤压了股市中的泡沫,相当于是给虚胖的股市瘦身,后期股市的下跌空间也会收窄,监管层主动挤压股市泡沫也是出于维持股市稳定的考虑。
监管层今年,尤其是下半年对股市的监管越来越严,在全球去杠杆化的浪潮中,中国开启去杠杆化的大门实际上较晚,而股市的泡沫却愈发严重,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后果不可想象。从最近监管层发布的文件来看,监管层去杠杆的步伐并没有就此止步,而是紧随市场的行情在有序进行,股市也逐渐有了回稳的迹象,最近的涨跌幅浮动都不大,投资者可以先观望一段时间再做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