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方勾勒新变量图谱
时隔七年,再次站上4500点的A股的走向仍然是当前市场的最大争议。
而与此同时,部分买方机构推测今年一季度政治局会议有望于近期召开,而有关会议推出新一轮经济刺激政策的预期也正在左右市场参与者对后市的研判。
绿靴资本综合多家卖方报告了解到,当前多数机构仍然将关注重心聚焦于当前管理层采取新经济政策可能性。
海通证券就预测,4月政治局会议可能出台相应的新政策促进经济企稳。
“2季度经济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游能否企稳。但从目前看,其改善仍欠火候。”海通证券指出,“近期政府高层分赴各地调研,政府官员也已多次吹风稳外贸,预示4月政治局会议后或将有新的政策出台。”
事实上,新政策出台预期的强化或同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有关。
“中国经济仍处于增长中枢下行过程中,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期,内生动力不足是态。在没有政策刺激的状态下,经济将呈现惯性下行。”中信建投证券指出。
而另一方面,与经济下滑相伴随的稳增长预期仍然成为更多机构坚定看多A股的理由。
例如国信证券就认为,稳增长政策周期的延续仍然将为牛市的基础。
“货币政策方面,我们认为未来降息降准仍有空间。”国信证券报告认为,“此轮牛市的基础,就在于实体经济低迷缺乏足够的回报率,而流动性宽裕所带来的资金大量涌入股市,及社会资金‘脱实入虚’,居民资产配置‘脱房入市’。”
“稳增长的政策甚至还在加码,尾部风险可控,牛市的趋势就不会停止,即便短期调整不妨碍新的热点涌现。”国信证券认为。
不过,亦有申万宏源证券等机构认为,A股短期内强势虽然难改,但其内部或出现分化。
“虽然大盘走势强劲,但其中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申万宏源证券4月27日的报告指出,“周一上证综指和深成指分别上涨3.04%和1.44%,但盘中还有三分之一强的个股逆市下跌,表明在强势市场中个股的结构性分化比较严重,未来可能持续。”
政策预期
货币:中国版QE传闻再起 业内更看好货币工具扩容(每日经济新闻)
4月27日,中国版QE的热度再次被点燃,据当天路透中文报道,如无意外中国将很快宣布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中国央行将通过直接购买商业银行资产的方式投放基础货币,以此撬动信用投放、拉低全社会的长期融资成本、减缓通缩压力并推动经济增长。[详细]
央行研究局长陆磊:降准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 非强刺激(中国经济周刊)
官方研究部门负责人回顾央行降准,“输血”实体经济有三个要点:经济新常态下,需要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此次降准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也不是强刺激。降准后续影响在于使得金融机构具备可持续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能力。[详细]
房地产:地方启动全方位刺激楼市模式(经济参考报)
“3·30新政”的出台,明确了国家支持居民合理改善性住房的政策方向。在此背景下,近百城市发布了不同力度的公积金松绑政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房地产市场有一定的向好迹象,但仍面临近6万亿平方米的待售库存压力。为此,地方政府开始在公积金政策以外,扩大政策惠及人群,同时在首改房认定、税费补贴等方面展开全方位刺激。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2015年被视为房地产政策最宽松的一年,但部分三四线城市高库存难下,加上地方经济增长压力,未来将会迎来更多更大规模的房地产松绑支持政策。[详细]
自贸区:上海“自贸区2.0”正式启动 将发布“两张清单”(21世纪经济报道)
4月27日,上海自贸区扩展区域举行揭牌仪式,自贸区“2.0版本”正式启动。扩区之后,上海自贸区将全面落实上海自贸试验区“深化方案”、在浦东新区完整的一级政府框架下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加强与“四个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联动、全面对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和全面衔接浦东综合配套改革。[详细]
市场预测
13家券商策略周报:上涨依旧波动加大 宜顺势而为(上海证券报)
国泰君安:降息及持续性的降准有助于明显改善企业预期,增加投资及转型。一个值得参考的例子是美国2009年以来市场及经济的复苏,以2013年3月份数据看,美国企业现金储备高达1.45万亿美元,企业在转型早期并不喜欢花钱。如果没有持续的量化放松QE,现金储备不会转化为持续投资。可以预见,美国可能在三季度中后期进入加息周期,最为有利的中国降息时间窗口在二季度打开,我们认为二、三季度各有一次降息将是大概率事件。降息的启动以及监管层对于更加稳定的长期调控目标的沟通将是驱动上市公司转型、加速A股融资功能启动的重要前提。
广发证券: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存量经济”模式以后,基本面波动变得很弱,但股市波动却很大,因此驱动股市波动的核心因素已不再是基本面,而是估值。而再往后看,即使中国经济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下最终实现了复苏,其向上弹性肯定也不会太大,这时候已经大幅上涨的股市还会对这种微弱的基本面改善做出非常正面的反应吗?我们认为可能性并不大。相反,由于经济复苏会带动通胀和房价上行,这反而会制约政策进一步放松的空间,进而抑制A股估值上行趋势。
中金公司:资金利率的趋降有利于推进实体经济复苏,支持股市表现。与此同时,监管层对市场态度的边际变化已经出现。若市场继续快速上涨,不排除更多管理市场预期的举措出台,这将加大市场短期波动。[详细]
央企整合概念股起舞 机构低配缺席“暴动”行情(21世纪经济报道)
继“中国南车”之后,A股市场上演一场以“中国神油”为代表的“神话”。不过,公募、私募以及保险等机构投资者普遍缺席了这一波行情。
基金经理表示,“一带一路”、国企改革都是公募基金低配置的板块,很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上演逼空行情。而近期新发行的一批新基金,其投资范围开始由“互联网+”转向“一带一路”、国企改革等传统行业。[详细]
A股试探新高度 4000点只是起步价?(21世纪经济报道)
A股的上涨过程中,市场一直在密切关注着管理层的意愿,而这一次,对于牛市,管理层似乎已经是乐见其成。
3月12日,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对媒体表示,不赞成“钱进股市就不是支持实体经济”观点,诸多实体经济的企业从股市融资,实际上支持了实体经济的发展。3月20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在新闻发布会上又进一步解读。至此,长期跟踪监管部门和中央媒体态度变化的罗宇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信号,监管层的共识已经达成。[详细]
大象起舞疯牛狂飙 A股进入4500点敏感区(深圳商报)
专业人士建议投资者关注一带一路、央企改革、军工等概念板块,其中我国军工资产证券化率仅有60%多,未来仍有20%左右的上升空间。另外,在牛市中要尽量避开业绩、或者成长性不明确的股票,比如被证监会点名批评、处罚,以及ST板块等尽量不要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