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大投资者:
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多渠道收到多起信访人反映不法分子冒充我省两家法人证券公司(分别为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中天国富证券有限公司)从事非法证券活动相关问题线索,问题均指向互联网平台推送伪证券公司或者从业人员信息、微信群诱导投资、通过伪证券公司 APP 交易、伪造中国证监会处罚决定书 " 冻结账户 "、不准提现等内容。
一、案例背景简述
案例一:某投资者 A 称通过自称为证券公司工作人员私发的链接下载了假冒交易软件。该投资者通过假冒的交易软件进行 " 股票交易 ",并缴纳了服务费用,但是目前该交易软件已经无法登录,导致投资者无法取出资金。
案例二:某投资者 B 被某直播平台主播推荐炒股工具,并被拉入投资群学习。投资群中不断发布诱导信息,如:" 荐股服务会提供买卖点,且将资金转入第三方账户后,公司将资金转至投资者的证券账户来拉升股票,并保证投资者盈利 "。投资者将资金转至第三方账户后,投资群中工作人员声称被公安机关发现违规操作,要求投资者继续缴纳服务费才能将全部资金追回。
案例三:某投资者 C 被某直播平台某主播推荐加入投资群。该投资群中有多名自称证券公司工作人员带领投资者打涨停板、打新等,诱惑投资者投入资金一起拉升股票。该投资者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投入资金后,一直无法提现取出。
二、案例共同点分析
(一)受害者无证券账户:在这些案例中,大部分投资者未有证券公司开户记录,对资本市场较为陌生,轻信了不法分子 " 高收益 "" 保本收益 " 等说法。
(二)轻信直播平台、未核实对方信息:上述案例中的投资者大多是在直播平台中,被自称是证券公司工作人员的人主动联系,诱导参与证券投资活动。
(三)利用公开信息仿冒证券公司:不法分子从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公司官网等下载公司营业执照、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证书、从业人员个人照片等信息,冒充证券公司工作人员,迷惑投资者。
(四)下载非法 APP:投资者被诱导通过私发链接,而不是官网平台下载非法的交易软件或 APP 进行投资操作。这些软件往往与正规证券公司的软件外观和名称相似,但界面与功能上与正版软件存在显著差异。
(五)资金账户异常:不法分子以 " 规避监管 "" 确保投资者资金安全 "" 联合坐庄需要资金、账户独立 " 等名义要求投资者将资金转入指定账户,若分次转账,每次收款方账户均不同且账户名称与证券投资无关。
(六)伪造中国证监会处罚决定书:不法分子通过伪造中国证监会处罚决定书,以欺骗投资者继续缴纳 " 提现费 " 等名义提出资金,这些伪文书与中国证监会官网所公开行政监管措施等执法文书在格式上有显著差异。
(七)资金无法提现:投资者在尝试提现时,普遍遇到 " 审核未通过 "" 资金被冻结 " 等理由,导致资金无法取出。同时,不法分子以证券公司正被证监局调查或公安机关冻结资金为由,要求投资者额外支付服务费,用于资金转出。
(八)涉及金额较大:这些案例中,投资者投入的资金普遍较大,一旦被骗,损失惨重。
三、风险提示及辨别判断方法
(一)查验机构资质:投资者在参与投资活动前,应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中国证券业协会网站等平台查询合法机构名录,确认机构的合法性。
(二)谨慎下载 APP:投资者应通过合法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的官方网站或正规应用商店下载交易软件,避免通过非法链接或非正规平台下载。
(三)辨别违规宣传、虚假宣传:投资有风险," 保本收益 "" 内幕信息 "" 拉涨停 " 等说法均为违规宣传、虚假宣传,投资者应警惕此类宣传,避免上当受骗。
(四)警惕高收益诱惑:不法分子往往以高收益为诱饵吸引投资者,投资者要树立正确理财观,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追求高收益而陷入诈骗陷阱。
(五)及时报警和举报:一旦发现可疑情况或被骗,投资者应立即报警并向相关部门举报,以便及时挽回损失。
综上,投资者在参与证券投资活动时应保持警惕,仔细辨别真伪,避免因掉入非法证券活动陷阱而遭受资产损失。
贵州证券业协会
2025 年 1 月 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