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解股票的基本内容,还需要了解两个概念,即股息和红利。
所谓股息,是股东定期按一定的比率从公司分取的赢利;所谓红利,则是在公司分派股息之后按持股比例向股东分配的剩余利润。获取股息和红利,是投资者向公司进行投资的基本目的,也是投资者所享有的基本权利。
通常情况下,公司在财会年度结算以后,会根据股东的持股数将一部分利润作为股息分配给股东。根据公司的信息披露管理条例,我国的公司必须在财会年度结束的120天内公布年度财务报告,且在年度报告中要公布利润分配预案,所以公司的分红派息工作一般都集中在次年的第二、第三季度进行。
在分配股息和红利的过程中,投资者需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
如何分配股息和红利
首先是优先股股东按规定的股息率行使收益分配,然后普通股股东根据余下的利润分取股息,其股息率则不一定是固定的。在分取了股息以后,如果公司还有利润可供分配,就可根据情况给普通股股东发放红利。
2.股东一年的股息和红利是多少
这要看公司的经营业绩,因为股息和红利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所以税后利润既是股息和红利的唯一来源,又是公司分红派息的最高限额。在公司分红派息时,其总额一般都不会高于每股税后利润,除非有前一年度结转下来的利润。由于各国的公司法对公司的分红派息都有限制性规定,如我国就规定公司必须按规定的比例从税后利润中提取资本公积金来弥补公司亏损或转化为公司资本,所以公司分配股息和红利的总额总是要少于公司的税后利润。
由于公司的税后利润既是股息和红利的来源,又是它的最高限额,所以公司的经营状况直接关系着股息和红利的发放。在一个经营财会年度结束以后,当公司有所赢利时,才能进行分红与派息。且赢利愈多,用于分配股息和红利的税后利润就愈多,股息和红利的数额也就愈大。
3.关注公司的股息和红利政策
除了经营业绩以外,公司的股息、红利政策也影响股息与红利的分配。在公司赢利以后,其税后利润,除了派息与分红以外,还要补充资本金以扩大再生产。如果公司的股息政策倾向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则就有可能少分红派息或不分红而将利润转为资本公积金。反之,分红派息的量就会大一些。
4.关注国家的税收政策
股息和红利的分配受国家税收政策的影响。公司的股东不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都要依法纳税,如我国就有明确规定,持股人必须交纳股票收益(股息红利)所得税,其比例是根据股票的面额,超过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的部分要交纳20%的所得税。
股息和红利的发放方式
股息和红利的发放想必是很多投资者都十分关心的事情。那么股息和红利到底怎么发放呢?股息和红利作为股东的投资收益,是以股份为单位计算的货币金额,如每股多少元。但在公司实施具体分派时,其形式可以有4种:财产股利、现金股利、负债股利和股票股利。
(1)财产股利。财产股利是上市公司用现金以外的其他资产向股东分派的股息和红利。它可以是上市公司持有的其他公司的有价证券,也可以是实物。
(2)负债股利。负债股利是上市公司通过建立一种负债,用债券或应付票据作为股利分派给股东。这些债券或应付票据既是公司支付的股利,又确定了股东对上市公司享有的独立债权。
(3)现金股利。现金股利是上市公司以货币形式支付给股东的股息红利,也是最普通最常见的股利形式,如每股派息多少元,就是现金股利。
(4)股票股利。股票股利是上市公司用股票的形式向股东分派的股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送红股。
采用送红股的形式发放股息红利实际上是将应分给股东的现金留在企业作为发展再生产之用,它与股份公司暂不分红派息没有太大的区别。股票红利使股东手中的股票在名义上增加了,但与此同时,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大了,股票的净资产含量减少了。但实际上股东手中股票的总资产含量没什么变化。
因为上市公司要再取得利润后才能向股东进行股息和红利的发放,所以,上市公司一般会等到营业年度结算后才发放。通常来讲,上市公司在一个年度内会进行两次结算,第一次结算是在营业年度中期,第二次结算是在营业年度终结期间。基于此,上市公司也会每年向股东发放两次股息和红利,以便及时回报股东,吸引投资者。但年度中期分派股利不同于年终分派股利,它只能在中期以前的利润余额范围内分派,且必须是预期本年度终结时不可能亏损的前提下才能进行。
依法规定,上市公司发放的基本程序是:
(1)由公司董事会根据公司赢利水平和股息政策,确定股利分派方案。
(2)提交股东大会审议通过方能生效。董事会即可依股利分配方案向股东宣布,并在规定的付息日在约定的地点以约定的方式派发。
文章来源:书名:《书名:学会炒股的第一本书(超值白金版)》 作者:杨婧,李秀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