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天地 > 使用技巧 > 证券公司 > 正文
长期加剧银行分化 LPR公告并不意味着降息
2019-8-24 15:42:54 作者:tangyuan  次阅读 分享到:

市场上关于LPR(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公告的解读很多,其中不乏将此解读为降低银行贷款利率,并得出银行息差将收窄,利空银行的言论。笔者认为这既不符合实际情况,也不符合央行的初衷。

LPR公告并不意味着降息

LPR从推出以来基本上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目前中国实际是利率双轨制,即存在着受管制的存贷款利率和已完全市场化的回购利率两种利率体系。贷款主要参考的是贷款基准利率,LPR基本上跟着贷款基准利率走。

央行对LPR作出6项重要更改:1.报价周期从每天一次改成每月一次(每月20日);2.报价按照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加点的方式报价;3.扩大报价银行的范围,从10家扩展到18家,并引入外资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民营银行等多种主体;4.在原来LPR1年期基础上增加了5年期品种;5.未来所有银行的贷款利率必须以LPR作为报价基准;6.严厉打击银行间通过约定形成利率底限,并将LPR的应用计入MPA考核。

可见,央行对LPR动真格的了,估计未来1-2年我国的贷款利率形成机制将逐渐摆脱贷款基准利率的控制,完全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LPR是否意味着降息,是投资者最关心的问题,也是被误读最严重的部分。很多人将第2、5、6这3条叠加起来解读为未来贷款利率会直接向MLF看齐,目前MLF利率在3.3%左右,和LPR有100个基点的差距。但这显然是一种误读。

首先,LPR是在MLF基础上加点报价,并没有要求LPR和MLF一致,也没有固定的加点范围。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8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4.25%(此前为4.31%),5年期以上LPR为4.85%。其次,银行的贷款报价以LPR为基础,并不代表所有的客户贷款都用统一的LPR。由于不同客户的风险不同,最终的贷款利率必然有高有低,大概率是以LPR+点或者上浮一定百分比的形式。另外,贷款利率就相当于资本的价格,其高低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如果经济繁荣,信贷需求大,那么贷款利率必然上涨,反之就会下降。而LPR更改报价方式,就像是把商品的价签从元为单位替换为以分为单位,一个商品原来标价10元,改成用分标价难道会标成900分么?

实际上,即使没有LPR的新形成机制,市场的贷款利率最近已经在下行了。以刚刚披露中报的平安银行数据为例,对公贷款的利率环比1季度出现了非常明显的下降。如附图所示,平安银行的企业贷款从1季度的5.21%,大幅下降到2季度的4.94%,很显然,这种下降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信贷需求疲弱导致的,跟LPR没有关系。

LPR加速银行业内部分化

那为什么央行在答记者问时又提到引导利率下行呢?很简单,LPR的新机制将代表市场拆借利率的MLF,代表贷款基准利率的LPR和实际的贷款利率通过一套加点报价机制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未来央行需刺激经济时,只需降低MLF利率就可以达到目的。

LPR机制的实施意味着开启了我国贷款利率双轨合一的进程,相信假以时日我国的贷款利率将会完成市场化的最后一步。不排除未来在贷款利率双轨合一顺利实施的基础上将存款基准利率也和MLF挂钩,最终实现和美国类似的联储拆借利率成为单一的利率锚。

那么,LPR新机制会对银行业产生什么影响呢?首先,需要再次强调的是无论贷款利率,净息差等都是取决于供需情况。只要经济不持续恶化,LPR在实施的初期不会给银行业带来显著影响。随着信贷利率的并轨,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将会真正成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公司客户的信息和地位比零售客户有显著的不对称优势,所以LPR对于对公信贷的影响力要远远高于零售信贷。因此,零售信贷占比较高的银行可能在未来会进一步加大净息差优势。

LPR公告更多是致力于理顺利率传导机制,而不是直接压低银行的贷款利率和净息差。所以,短期LPR并不构成银行业的利空,但长期会加剧银行业内部的分化。

相关内容:
潍坊创建氢能示范城市暨潍柴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正式运营仪式举行。此次在潍坊批量投放运...
2019-8-24 15:23:57
《哪吒》成功了,国产动画的征程才刚开始截止至2019年8月23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
2019-8-24 14:51:17
经历前几个交易日的持续上涨后,昨日A股市场迎来震荡盘整的一天。虽然市场成交量略有萎...
2019-8-21 10:02:50
8月19日,近期接踵而至的利好终于累积到了临界点,推动增量资金入场。A股迎来强势上涨,三...
2019-8-20 9:53:03
8月17日,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公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的更多细节,新的LPR...
2019-8-19 9:47:31
网站简介 联系我们 免责条款 广告服务 网站地图 用户服务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之资料或信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Copyright 2011, Hubei Smart Technolog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400-690-9926 E-MAIL:mbl516@163.com 鄂ICP备12014895号-3 鄂公网安备42282209000026号
网络经济主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