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比上述数据可见,北上资金调仓动作明显——减消费加金融。“未来一段时间市场的表现可能会暂时趋弱,更多侧重在结构化的机会。”联讯证券策略分析师廖宗魁表示,从中期的角度看,北上资金持续流入的趋势不会改变。预计2019年外资净流入量将超5000亿元,但是外资未来增仓的结构可能会发生变化,大概率会增加周期和金融的配置资金。
虽然北上资金不断减持消费品种尤其是龙头个股,但近期国内多项数据显示消费正在复苏。包括春季糖酒会白酒乐观预期确认,定制家具促销订单复苏,高端零售销售改善,合资品牌汽车降价、国产品牌跟进(增值税减税影响的验证),年初保费收入恢复性增长等。随之而来的是,消费复苏预期正“由点及面”铺开。
因此,申万宏源策略研究表示,消费品是后续催化剂相对确定的方向:5月增值税减税效果验证+5月外资流入高峰+财政支出前置、居民收入前置,重点关注白酒、汽车和保险,后续可能出现向大众消费品轮动,关注商贸零售和纺织服装。
青睐“双高”行业
从历史看,北上资金多有前瞻性操作,这也引发部分资金的跟随行为。那么,该如何认识当下北上资金的调仓换股操作?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北上资金偏好问题。毕竟市场一直认为消费以及金融是北上资金最为青睐的两个品种。
“从ROE的角度看,外资偏好的行业平均ROE的确处于全市场前列的水平,ROE的高低是外资在选择行业时一个重要的标准。”国泰君安策略研究认为,从估值的角度看,在行业PE的选择上,外资整体较为偏好大产业下的低估值行业;但从PB的角度看,与固有的认知不同的是:外资并非偏好低PB行业。过去市场对低PB的认知主要来自于银行与非银金融,在纠正掉大金融带来的偏差之后,反而会发现外资更偏好高PB的行业。在加入ROE因素后,会发现外资的偏好行业集中在高PB、高ROE的区域内。
新时代证券策略分析师樊继拓认为,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外资并非一直偏好消费、金融板块,更加准确的表述是外资一直选择配置A股优势行业。回顾2005年至今QFII对A股的配置可以发现,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QFII资金配置上也有不同侧重,基本把握了各个阶段的优势行业。
北上资金调仓换股势必要带来波段操作问题,那么这又该如何看待?
谢超团队表示,很多投资者担心外资逢高减仓,对市场产生较大的下行压力。从投资策略上看,外资更关注的个股基本面,如ROE变化,“预定收益率”卖出原则的解释力度十分有限,这意味着波段交易并非外资的主要选项,通过长期持有“核心资产”,获取ROE和利润增长的收益,是外资更偏好的选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