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位于新疆乌苏市境内的风险探井——高探1井喜获高产油气流,日产原油1213立方米、天然气32.17万立方米,创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在准噶尔盆地单井日产量最高纪录。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资源十分丰富,储盖组合匹配良好,沿天山北麓发育的长达400千米的大型背斜构造带,具备形成世界级前陆盆地大油气田的地质条件。但自独山子油田发现后,因地表条件恶劣、地下构造复杂,经历重重困难,勘探难以找准突破口。
高探1井的重大突破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证实了准噶尔盆地南缘前陆大型油气富集区,勘探潜力巨大,对全面加快整个南缘地区规模勘探进程意义重大。
作为中国石油新疆地区油气当量5000万吨上产工程的主力军,新疆油田公司近年来油气勘探成果丰硕、增储上产效果显著,2018年新获工业油气流108井146层,其中高产33井36层、百吨井4口,新增三级石油地质储量创历史新高,全面超额完成全年储量任务,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新疆地区稳定发展、实现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国内原油1亿吨有效稳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海油服:平台利用率提升,行业竞争加剧
中海油服 601808
研究机构:川财证券 分析师:白竣天 撰写日期:2018-11-02
事件
公司发布2018年三季度业绩报告,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6.5%,达到137.1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77亿元,亏损同比增加1.03亿元。
点评
中海油增加资本支出,钻井平台利用率继续回升。今年第三季度中海油资本支出同比增长29.6%,前三季度资本支出同比增长9.2%,增长速度有逐渐加快趋势。公司的半潜式钻井平台使用率快速回升,前三季度同比去年增加32个百分点,达到76%;自升式平台使用率提升到66%,综合下来平台使用率接近70%,相比去年57.5%的使用率回升明显。今年9月南海西部的钻井平台受到台风“山竹”影响,对平台日费产生短期损失。
国际钻井平台服务市场兼并加剧,有利后续日费提升。ENSCO去年收购AtwoodOceanics后,今年三季度又与Rowan全股票换股合并,已经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海上钻井承包商。全球第二大的海上钻井服务商Transocean今年三季度分别收购挪威SongaOffshore以及Ocean Rig,具备了北海及深水市场的部分垄断地位。海上钻井市场趋向大公司垄断,行业格局转变,有利钻井日费的后续提升。
盈利预测
公司受益中海油资本支出增长,并处在国际钻井平台利用率快速回升的背景下,业绩有望恢复增长。预计2018-2020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98、228、261亿元,实现EPS分别为0.02、0.10、0.25元/股,继续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OPEC限产协议执行率过低、美国页岩油气增产远超预期、国际成品油需求大幅下滑和油气改革方案未得到实质落实。
通源石油:中报业绩大幅增长15倍,射孔龙头海内外订单饱满
通源石油 300164
研究机构:安信证券 分析师:王书伟 撰写日期:2018-08-09
2018H1业绩增长1511%,经营质量显著提升。近日,公司发布2018年半年报,公司2018年H1实现营收7.64亿元,同比增长150.75%;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1511.42%。公司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原因系美国页岩油开发高潮兴起,公司美国业务工作量持续增长,美国控股子公司T W G实现净利润0.53亿元,同比增长503.86%,毛利率增长3.11%。公司上半年经营质量明显提升,2018年H1毛利率为57%,同比去年增加15pct,其中复合射孔和压裂完井业务的毛利率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5pct和9pct;期间费用率46.92%,同比下降1.74%。
全产业链一体化驱动,国内外市场拓展订单饱满。受益于油服行业回暖,公司主营射孔业务2018年H1实现营收6.81亿元,同比增长61%。公司以增产一体化为核心进行全产业链布局,通过外延并购从单一射孔服务迈向钻井、压裂、电缆测井、射孔到完井等一体化油田技术,从国内市场扩展到北美、南美、北非和中亚市场。国内方面,在稳固东北固有市场外,围绕鄂尔多斯盆地和山西煤层气市场,加快市场拓展力度,先后中标长庆油田、中澳煤层气和延长油田勘探服务,子公司一龙恒业成功中标Chevron中国作业区1.5亿元的带压作业工作量。海外方面,一龙恒业中标的阿尔及利亚西南部某油田开发钻机项目(合同期2+1年,总金额2.84亿元),钻机已装船出发,同时在哈萨克斯坦、墨西哥、秘鲁的连续油管、压裂等业务稳定运行。上半年订单获取量较同期获得大幅增长,饱满的订单量为全年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射孔核心技术全球领先,油气市场复苏业务增长强劲。美国作为公司主要海外市场,2017年收入占比高达44%,而公司美国控股子公司T W G是北美射孔领域龙头企业,拥有世界领先的页岩油气开发最核心的射孔分段技术以及电缆测井技术。T W G业务覆盖美国页岩油气主要开发热点区域,拥有稳固的客户群体超过200家,市场占有率高居美国前列。2018年上半年,油服行业展现了良好的复苏态势,尤其是美国油气市场进入了较为强劲的复苏通道,据贝克休斯数据,截止8月3日美国油气活跃钻井总数达到1044座,较今年年初的924座大幅提升。随着海外市场布局完成,公司将进一步受益于美国业务量增长。
投资建议:预计2018-2020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40亿元、1.92亿元和2.21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31元、0.43元、0.49元。给予买入-A评级,6个月目标价10.16元,相当于2018年33倍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油气价格下跌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惠博普:前三季度营收快速增长,看好全年业绩表现
惠博普 002554
研究机构:中国银河证券 分析师:刘兰程 撰写日期:2017-10-23
1.事件。
公司发布2017年度三季度报告,1-3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79亿元,同比增长52.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734.65万元,同比下滑26.68%。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前三季度财务费用增加较多,看好全年业绩表现。
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收入增长较快,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1)原油价格在50美元/桶附近波动,公司海外业务拓展顺利。海外EPC 项目按计划进行,收入得到确认;
(2)环保压力推动国内煤改气政策等实施,公司天然气管道输气业务快速增长,此外随着公司加气站逐步推广运营,公司天然气加气业务收入规模逐步扩大。
公司前三季度财务费用较上年同期增长1112.59%,主要原因是:
(1)今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给公司造成较多汇兑损失,其中上半年由于汇率变动造成了1,560万元损失,三季度人民币进一步升值,导致公司汇兑损失增多;
(2)公司计提了公司债券利息,导致财务费用增加较多。
另外,公司持有的安东集团股票价格自年初以来下滑较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3412万元。
3.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 为0.18/0.22/0.29元,PE 为32/25/19倍;公司未来受益油气市场复苏,我们看好公司海外市场开拓潜力,未来业绩有望实现持续增长,维持“推荐”评级。
4. 风险提示。
国际油价持续下滑、海外项目进展低于预期、汇率波动风险、环保及管道检测维保业务发展低于预期。
东华能源:三季报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PDH盈利稳健(1)
东华能源 002221
研究机构:光大证券 分析师:裘孝锋,傅锴铭,赵乃迪 撰写日期:2018-11-02
事件: 公司发布2018 年三季报,2018 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5 亿元, 同比增长47.8%;实现归母净利润9.03 亿元,同比增长10.7%;即三季度单季度实现2.09 亿元。业绩落在中报预告的8.15-12.23 亿的靠下位置,略低于市场预期。公司预计2018 年全年净利润变动幅度为0-50%,实现利润为10.63-15.94 亿元,即2018 四季度单季度实现1.6-6.9 亿元。
2018Q3,丙烷、丙烯价格大幅上涨,PDH价差略有收窄。 2018Q3,我们跟踪的丙烷价格上涨103 美元/吨,丙烯价额上涨1489 元/吨,聚丙烯价格上涨1300 元/吨。环比2018Q2,丙烷平均价格上涨82 美元/吨,丙烯平均价格上涨782 元/吨,聚丙烯平均价格上涨536 元/吨; PDH 平均价差缩小277 元/吨,但综合利润仍维持在较好水平。三季度宁波福基石化检修时间较长,LPG 价格大幅波动,对三季度业绩有所影响。
PDH产能继续扩张,贸易体量持续增长。 公司未来的重心仍是PDH 产能的扩张。2019 年宁波PDH 二期66 万吨有望投产;后续宁波基地和连云港基地合计还有4 套PDH 有望落地,未来3-4 年,公司有望成长为年产450 万吨丙烯的C3 龙头。LPG 贸易方面, 公司2018 年上半年内贸易量420 万吨,转口销售227 万吨,贸易量持续提升,公司已形成了“丙烷-丙烯-聚丙烯”的C3 全产业链。
维持盈利预测,下调目标价至9.6元,维持“增持”评级。 我们维持公司2018-2020 年EPS 为0.80 元、0.92 元和1.19 元,当前股价对应2018-2020 年PE 为10/9/7 倍。由于市场整体估值中枢的下移, 我们按照2018 年行业平均12 倍PE 计算目标价为9.6 元,维持“增持” 评级。
风险提示:中美贸 易 摩 擦风险;LPG贸易波动较大风险;PDH项目投产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