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的流向和“温度”,往往被认为是衡量一个行业前景的重要指标。
目前,金融科技被认为是下一阶段金融机构竞争的主要方向,放眼全球,资本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仍在继续。
据零壹财经数据显示,11月份全球金融科技企业融资笔数有所回升,共发生75笔融资事件,比上月增长了59.6%,但涉及金额仅为82.6亿元,为年内最低值。
《证券日报》记者注意到,11月份融资笔数超两位数的仅有区块链和支付领域,分别获26笔(11.2亿元)、11笔(21.1亿元)融资。互联网保险领域获8笔融资,但获得融资金额最高,达22亿元。
金融科技领域
11月份融资额创年内新低
近年来,金融科技领域发展迅速。
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公司已覆盖支付、智能投 顾、信贷等多个细分领域。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各大金融机构还纷纷加大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投入,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用金融科技助力升级。
为追赶金融行业变革的风口,原本互联网和金融两大行业保持着以竞争为主的关系,但从互联网 金融到金融科技,不仅实现了金融回归金融、科技回归科技,还使商业模式创新向技术创新倾斜。
进入下半年,随着互 金行业监管趋严,资本对金融科技领域的投入热情也有所消退,但也有企业在资本寒冬下突围。
根据零壹财经统计,2018年11月份共发生75笔金融科技投融资事件,虽相对于10月有大幅度提升(增长59.6%),但涉及金额仅为82.6亿元,为2018年以来最低值,环比下降28.0%,同比下降62.9%,笔均金额为今年以来最低的1.1亿元。
据统计,11月份全球金融科技投融资事件主要发生在中国、美国和印度等国。中国为33笔,占全球总数的44.0%;美国、印度分别以11笔和8笔位分列第二位和第三位。从融资金额来看,中国为20亿元,占到全球融资总额的24.2%;美国共获得22.6亿元融资,占全球的27.4%;菲律宾虽仅有一笔投融资,但金额高达14.9亿元,占全球的18.0%。其他国家中,仅法国获得融资金额超过1亿元。
11月份全球金融科技领域A轮及其之前的融资共有34笔,占当月总数量的45.3%,相应融资金额为16亿元,占当月总数的19.4%;C轮及以后的融资记录为8笔,占总事件的10.7%。从融资轮数来看,C轮及其以后的融资笔数,中国共有2笔,占中国总融资笔数6.1%;美国和印度同样为2笔,但相应占比分别为18.2%和25%;新加坡与英国虽仅为1笔,但占比分别为33.3%和14.3%。
零壹财经分析认为,“整体看来,在金融科技领域,中国的投融资笔数虽较多,但成熟度还有待进一步发展。”
区块链遇冷
互联网保险大热
从全球数据来看,进入2018年,区块链领域成为资本热捧的板块。
早在2018年第一季度,区块链就斩获54笔融资,融资金额为67.2亿元。其中1月份获得18笔,2月份获得8笔,3月份达28笔,资本对区块链的投融资热情一直在攀升。而在6月份—8月份,区块链融资事件达到高值,均超过60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