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下半年以来,资本市场波动加剧,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债务违约更趋频繁。在此背景下,深圳成立专项小组,安排数百亿专项资金,从债权和股权两个方面入手,以市场化、专业化的方式,降低深圳A股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
深圳国资安排数百亿专项资金驰援上市公司的行动又有新进展,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独 家获悉,首批资金已经发放,已有部分上市公司拿到援助资金。
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获得驰援的上市公司由深圳国资委旗下的深圳市高新投保证担保有限公司(下称“深圳高新投”)与深圳市中小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深圳中小担”)负责具体对接,其中深圳高新投负责对接的第一批公司包括铁汉生态、英唐智控、华鹏飞、万润科技、雷曼光电等多家。
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亦从英唐智控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现场获悉,该公司已与高新投相关人士完成对接,驰援资金预计在11月左右到位。此外,从近日上市公司在互动平台的表态来看,包括和而泰、翰宇药业、中装建设等公司积极对接深圳国资平台,并已商讨细节。
远不止深圳,北京、东莞、顺德等多地国资,也已经或即将采取具体措施驰援上市公司,纾解流动性危机。监管部门也密集发声予以支持,鼓励地方政府管理的基金帮助有发展前景的公司纾解股权质押困难。
深圳高新投
首批对接多家公司
知情人士向证券时报·e公司独 家提供的名单显示,深圳高新投首批对接的民营上市公司包括铁汉生态、索菱股份、华鹏飞、翰宇药业、雷曼股份、兴森科技、证通电子、迪威迅、欣旺达、爱施德、英唐智控、腾邦国际、九有股份、齐心集团、万润科技、今天国际等,还有一家系拓维信息单一第三大股东深圳市海云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其中一家上市公司高管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公司此前有向深圳国资方面申请,但自己不清楚进展,这方面也有保密要求,不方便告知具体情况。
知情人士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已有部分上市公司拿到了深圳国资委的援助资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亦从英唐智控三季度业绩说明会现场获悉,该公司已与深圳高新投相关人士完成对接,驰援资金预计在11月到位。
英唐智控的案例较为特别,前期深圳国资已经宣布入股。英唐智控10月9日晚间公告,拟通过定向增发引入赛格集团,募资不超过21亿元。同时,英唐智控第一大股东胡庆周向赛格集团转让5400万股,与定增事项为一揽子交易。交易完成后,赛格集团成为英唐智控控股股东,深圳国资委是实际控制人。胡庆周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上述转让所得款项将全部用于解除部分已质押的股票。
了解英唐智控的人士对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表示,赛格集团入股与深圳高新投驰援属于两码事,二者没有关联。他也表示,深圳高新投资金应该可以很快到达英唐智控。
从梦网集团的案例亦可了解深圳国资的驰援进展。梦网集团10月18日晚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余文胜将1670万股解除在长城证券的质押,转而悉数质押给深圳中小担。某深圳上市公司董秘向证券时报·e公司记者分析,此举应当是深圳国资的驰援行动,质押融资此前并非深圳中小担常规业务。
在此之前,梦网集团已与深圳国资委下属公司签订《战略入股意向书》,深圳国资委下属公司拟通过适当方式大比例入股梦网集团,成为公司重要战略股东。当前,深圳国资委下属公司已经展开尽职调查,双方正在就具体内容进行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