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9日上午,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就当前经济金融热点问题接受采访。刘鹤表示,最近高度关注国际投资机构对中国股市的评估和国内专业机构的市场分析。比较一致的看法是,从全球资产配置来看,中国正在成为最有投资价值的市场,泡沫已经大大缩小,上市公司质量正在改善,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所以很多机构建议对中国股市给予高度关注,认为中国股市已经具有较高投资价值。可以说,股市的调整和出清,正为股市长期健康发展创造出好的投资机会。
刘鹤在接受采访时还提及,要求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做好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管理,鼓励地方政府管理的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帮助有发展前景的公司纾解股权质押困难。
央行行长易纲表示,近期一些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支持当地企业流动性的政策,对此央行积极鼓励,央行也正研究继续出台有针对性的措施,缓解企业融资困难问题。推进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发起设立民营企业发展支持基金,为出现资金困难的民营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支持。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合理地做好股权质押融资业务风险管理,在质押品触及止损线时,质权人应当综合评估出质人实际风险和未来发展前景等因素,采取恰当方式稳妥处理;充分发挥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优势,加大保险资金财务性和战略性投资优质上市公司力度,允许保险资金设立专项产品参与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流动性风险,不纳入权益投资比例监管。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表示,鼓励地方政府管理的各类基金、合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券商资管产品分别或联合组织新的基金,帮助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陷入经营困难的上市公司纾解股票质押困境,促进其健康发展。鼓励私募股权基金通过参与非公开发行、协议转让、大宗交易等方式,购买已上市公司股票,参与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10月22日,已有11家证券公司达成意向出资210亿元设立母资管计划,并最终形成总规模1000亿元的资管计划,用于帮助有发展前景的上市公司纾解股权质押困难。这些证券公司包括中信、海通、国泰君安等。
此外,上交所、深交所和中国基金业协会等三部门齐发声,用实际行动疏困股权质押风险,用制度改革和一线监管稳定市场、提振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