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IDC发布2018年一季度报告显示,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出货量约为270万台,同比增长20.7%。IDC分析认为,互联网企业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对批量服务器的需求增长,推动全球服务器市场持续增长。
而具体到各厂商的增幅差异很大:增幅最高的是浪潮,出货量同比增长77.5%,浪潮已经连续多个季度领涨。市场份额前三位厂商没有变化,依然是DELL EMC、HPE和浪潮。
以前,服务器主要是2B企业自身使用,不会有企业轻易自行组装服务器来自用,但这一切在云计算时代被颠覆。随着互联网企业(云计算服务商)成为了服务器市场的主力和购买大户,定制化成为他们最重要的诉求之一。
由于互联网云数据中心建设规模都很大,国内大型互联网公司的年服务器采购量已经达到数十万台,购买IT设备的费用很高,因此成本成为互联公司重点考虑的问题,除了必须要付出的硬件采购成本外,硬件是否与业务完美匹配、部件是否按需精简等因素已经成为了另一种成本竞争力。于是,以客户诉求为导向的模式竟成为了必然趋势,服务器也从OEM向JDM升级,即深度联合开发模式。
3.2大数据市场
不只是浏览器,在当下的互联网社会中,大数据已经成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数据发展指数总数为1087.8,同比增长179.32;各省市增长的平均值为5.78。其中,浙江和重庆的大数据发展指数增长均超过10,北京、江苏、广东、浙江、上海味蕾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大数据指数增长平均值为8.13。总的来看,中国大数据发展已形成了8个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引领,多区域集聚发展、第一梯队领先优势明显的格局。
在中国分区域大数据发展指数中,东部地区大数据发展水平最高,2017年大数据发展总指数为470.51,占中国大数据发展总指数的43.25%;西部地区排名第二,2017年大数据发展总指数为347.13,占比为31.91%;其后是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大数据发展指数分别为185.53和84.62,在中国大数据产业发展总指数的占比分布为17.06%和7.78%。
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8-2023年中国大数据产业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到4700亿元,同比增长30%;其中,大数据硬件产业的产值为234亿元,同比增长39%。随着大数据在各行业的融合应用不断深化,预计2018年中国大数据市场产值将突破6000亿元,达到6200亿元。
4.新三板行业分析
4.1服务器
据不完全统计,新三板上有服务器相关行业公司14家,2017年平均营业收入32,309.79万元,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为19.75%;平均净利润1,462.12万元,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36.69%。其中只有3家公司在2017年亏损,11家公司都实现了盈利,盈利公司中有5家净利润都超过了1,000万元。从行业分布来看,有一家公司处于产业链上游,主要想服务器生产商提供相关材料,其他公司基本分为服务器研发生产以及服务器租赁两大板块。
对比A股的PC、服务器及硬件行业公司来看,新三板公司的成长性要更好一些,A股行业的平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和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9.73%以及12.51%。
4.2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