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盘两市微幅低开,盘初三大股指翻红后跳水,随后上证50指数带头冲锋并涨逾1%,目前沪指冲击2900点未果后回落,深成指跌近1%,创业板指跌逾1%。铁路基建、水泥建材、钢铁行业、煤炭采选、银行等板块涨幅靠前,生物疫苗、海南板块、文化传媒等板块跌幅靠前。
[机构论市]
海通策略:A股中期磨底 静待去杠杆高峰
①阶段性反弹在路上,逻辑类似2010、12、13、16年,即前期跌幅大、估值低,国内政策微调。中期圆弧磨底还需要时间,右侧需等去杠杆高峰过去。②未来行情向上超预期变量是国内改革,跟踪十九届四中全会,向下超预期变量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至其他领域。③短期反弹期科技类成长股弹性更大,银行估值修复。中期圆弧磨底角度,消费白马仍是较好配置品种。
国金策略:A股弱势行情特征是板块轮动快
年初至今,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最大的特点在于没有“趋势性”的转向,大部分时间处于“预调、微调”的阶段,使得市场的预期难以稳定。今年国内资金相对是宽松的(年内已实施过2次定向降准),但资金迟迟不进入权益类市场或实体经济,主要的原因在于预期的不稳定。A股存量消耗行情依旧,存量资金在“周期、成长、消费”三者之间快速轮动,并无显著的风格一边倒的特征,这是今年弱势行情中的主要特征,而这一特征短期内仍将延续。
华泰策略:周期突围有望持续
近期财政政策与信用政策出现转向信号,但市场认为经济刺激力度与空间有限、高杠杆率仍制约政策空间。我们认为:1)经济内生韧性有望持续释放,前期金融政策收紧平抑了需求的向上趋势,货币信贷政策与扩内需政策配合有望推动需求增速继续高于库存增速,补库存周期持续下经济向好或将使长端利率在3.5%左右见底,周期股业绩增长有望持续、成长股提估值空间受限;2)政策有望以结构性去杠杆为主,在对冲贸易冲突影响、修正前期紧信用“一刀切”对经济的影响、稳杠杆率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点。行业配置继续关注周期突围组合(钢铁/机械/石油石化/建筑/金融)。
安信策略:关注支持行情延续三要素 成长依旧是主线
我们认为,7月A股市场反弹行情主要逻辑是政策趋向宽松的预期与验证,我们认为反弹行情并未结束,未来推动反弹行情的核心要素在于:1)后期政策微调及金融、经济数据的验证;2)对内深化改革;3)对外加快开放。
方正策略:政策预期向好 催生反弹
本周前两日大涨奠定本周市场上涨基础,最终收涨1.57%,其中周期板块尤其是建筑基建链条贡献较大,本周上涨的最重要原因是政策未来预期变好推动市场情绪继续回暖。周一召开国常会提出:财政政策更加积极,稳健货币政策要保障适度社融规模及流动性充裕,“稳增长、防风险”预期下市场情绪回暖,并在周期基建板块大涨回应。
中信建投:周期股存在非对称机会
如果财政或政策同时宽松,经济将走向复苏。那么从大类资产配置来看,(1)股票市场:经济复苏背景下股票市场将重新迎来牛市。(2)商品市场:由于财政的发力,商品市场因为需求的上行,价格重新上涨。(3)外汇市场:由于产出水平的重新上涨,汇率水平将重新升值。(4)信用债市场:信用利率的下降,但信用风险下降,信用债重新回到牛市;(5)利率债市场:利率降保持平稳状态,国债市场将平稳。从行业配置来看,在经济上行期,周期板块、银行板块都将重新获得新的机会。随着经济复苏,产出水平提升也将带来收入水平提升,最终消费板块也会获得机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行业配置策略是“周期>金融地产>消费>成长”。
广发策略:绝处逢生 A股仍有反弹空间
我们在6.24《绝处逢生—2018年A股中期策略展望》中指出18H2触发A股反弹的三个因素先后印证。7.8《全方位比较A股历史底部的启示》,指出A股已处于估值底部区域;7.9《等待“宽信用”夯实底部》判断低评级信用债利差三季度见顶带来A股反弹也已发生;7.22《从可转债看A股绝处逢生》明确指出可转债已反转并将传导至A股,建议积极布局周期股。我们认为,“绝处逢生”的反弹已经确立,建议当下果断进攻周期股而不宜等后半段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