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长虹、深发展、浦东发展、民生银行和深科技,这是中国股市最有群众基础的股票,其实以它们所代表的很多股票都在走漫长的下降通道,还有一大批股票涨幅相当有限,再加上交易费用,赢利从何而来呢?但“指数”的大幅飙升似乎掩盖了这一切。如果长期持有上面几制所谓的大蓝筹,是不是还会感到股市泡沫太大呢?
我们只要还没有离开这个市场,那我们就始终处于风险的旋涡中,风险意识不要让它再沉睡了。
风险扭曲的心态
在市场中,保守和谨慎应是投资人一贯的作风,不要让风险来改变你的投资策略,而应该用你的投资策略来有效地控制风险。
市场中的风险特别是较大的风险往往会扭曲投资者的心态,我们的投资策略和思维方式总是在被动的应付风险的变化,风险打乱了我们的投资计划,摧毁了我们的财富积累梦想:
我们到股市里来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要赚钱、要资本增值,但一次风险轻易地就改变了我们的投资目的。在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奢望赚钱,而只是奢望少亏钱或“解套”。在这个市场惟一让人高兴的事不是我们赚了多少钱,而是少亏了多少钱,在这个市场上少亏钱或“解套”带给我们的快乐远远多于赚钱或资本增值所带该给我们的快乐。
市场上的投资者当看到其他投资者遭遇巨大风险的时候都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其实我们都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中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在这个时候不是欣赏别人的眼泪和痛苦,而是要同病相怜多想一想自己该怎么做,来回避类似的风险,不要总是自己付钱去买教训。
市场上的投资者总是很迷惑:“为什么在风险中受伤的总是我,为什么市场要强加給我们风险呢?”风险发生以后我们总可以找出很多风险发生的原因,但又有多少人从自身找过原因呢?我们东窜西窜地向所有认识的人谦虚而又神秘地探听最新消息,为这些消息扼腕叹息,又为这些消息欣喜若狂,却不花时间用脑子分析消息的真假,就凭着这些消息决定我们的操作策略,如此炒股,不亏已是万幸之事,更不用说赚大钱了。能够预测市场走势的人有很多,但能够准确预测市场的人根本就没有,部分人只不过是偶尔说对一两次而已。我们为什么会去相信那些不可信的东西呢?这就是我们在风险中受伤的根源,风险其实是在潜移默化中我们自己强加给自己的。
被人忽视的风险
对风险的深刻认识和全面理解是树立正确的风险意识的基础,但市场中人对风险的理解大多是片面的、表面化的,下面分析一些有趣而让人常常忽视的风险:
在一波大牛市中赢利太少与在大熊市大亏没有多大区别——在大行情里没有赚到足够多的钱这其实就是风险。
面对个股一轮轰轰烈烈的上涨行情,你如果空仓或仓位太少那不也是一种风险吗?
对风险的恐惧和不知所措是更大的风险。现代化的信息工具不是让人做决定更理智,而是更无序、更混乱,因为我们太“容易”找到黑马了,而且上当受骗的频率更高了。有时网络(在上面有太多让人立即暴富的难辨真伪的信息),也会成为我们的一种风险,它让人更急功近利,更容易头脑发热。
许多人对大盘并不看好,却对手中的个股抱有侥幸的心理,这种矛盾的心态往往是操作失败的根源。有时过于自信和过于自卑都是一种风险。
危机感带给我们的不是灾难而是机会,不敢面对危机的人是不能期望在市场里成功的,但对危机的逃避往往是失败的开端。
忧患意识往往能让人立于不败之地,缺乏忧患意识也是风险。
我们看市场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大脑,我们分析市场的目的不是为了追逐热点而是发现下一个潜在热点并为此做好准备。但我们往往反着来。
微软曾上涨了几百倍但当它只上涨了几倍的时候人们觉得它就有很大的泡沫了,其实对“潜能”的低估也是我们的投资风险之一。